[发明专利]耐高温涂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9105.3 | 申请日: | 199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71420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8 |
发明(设计)人: | 饶裕正;胡承友;陈汉平;占传碧;邓华山;赵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矿建劳动服务公司永辉涂料厂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50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涂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行业有关设备材料等部件上耐高温、抗氧化的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目前,我国冶金行业中所使用的吹气管(风管)、电极、炉盖、热风炉管等部件,由于长期裸露于高温环境中,易氧化损坏,冶炼工人须不断更换电极,渣口平均寿命只有2-3天,钢钎插入高温铁水中,很短时间即发红乃至溶化……如此等等,致使冶金行业金属材料损耗大、生产成本高的现象时至今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延长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耐高温、抗氧化功效的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涂料主要由固体料与液体料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其固体料组成为:镁砂70-75%、高铝土28-24%、沥青1-0.5%、石墨粉1-0.5%,液体料组成为:硅酸钠70-75%、硼酸2-1%、氢氧化钠2-1%水26-23%。
制备时,先将镁砂破碎成粉状,按上述比例配料,经球磨机球磨后粒度为180-250目,制得固体料;制液体料时,将硼酸、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制成水溶液,再与硅酸钠混合,搅匀。
使用时,将固体料与液体料按1.5∶1(重量比)之比例调混成糊浆状,涂刷在被涂物表面上,可以刷涂、辊涂、喷涂,施工方便,涂层厚度为1.5MM。
经在电极上涂刷后使用,电极的消耗下降明显。主要参数如下
此外,使用该涂料后,还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1.减少冶炼中放电极的次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这是由于使用涂料后电极的长度方向的消耗减缓了,无须频繁放电极,使过去2-3炉放一次电极改变成5-6炉才放一次电极。
2.由于电极受涂层的保护,直径方向的消耗十分缓慢,从而保证了矿料有尽可能大的受热面,电炉弧光热效率提高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冶炼速度,起到了节电的效果。
3.对钢液质量的控制也具有一定意义。过去不刷涂料时,电极层炉内部分(约1.3米)的损耗是从长径两个方向进行的,部分石墨粉进入钢液,客观上起到了增碳作用,有了涂料层后,相对就减少了影响钢液质量的因素。
4.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电极涂料后,吨钢少消耗电极约7.29KG/吨,除去增加涂料的费用,实际每吨钢节约35.85元。一个中型炼钢厂按年产40万吨钢计,一年就可降低生产成本1000多万元此外,在高炉前使用本涂料后,具有如下效果:
1.涂上耐高温涂料的钻杆,在2.5米深铁口孔道内排潮,排潮十分钟钻杆不发红,未涂料钻杆3分钟就发红。
2.涂上耐高温涂料的渣口可连续使用12天,未涂料的渣口只能使用2-3天。
3.涂上耐高温涂料的钢钎插入1490℃静止铁水中,20分钟不发红,不溶化,未涂料的钢钎处于同等条件下,1分钟发红,2分钟溶化。
4.将耐高温涂料涂在5MM钢板上,用煤气加压缩空气助烧3分钟钢板不发红;未涂料的同型号钢板在同等条件下,1.5分钟发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矿建劳动服务公司永辉涂料厂,未经武钢矿建劳动服务公司永辉涂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9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减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瓶爆破防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