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10189.X | 申请日: | 199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67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26 |
发明(设计)人: | 土田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METACO |
主分类号: | A47H1/00 | 分类号: | A47H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帘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新的帘装置,即该帘装置可用作室内的窗口的开闭,间壁、纱窗等,也可用于设置在室外,且该帘装置设置自由度大,操作容易,且外观性好。
过去,在住宅和办公楼中,使用作为窗口开闭装置、间壁等各种各样构成的帘装置。其代表装置有窗帘、百叶窗、可动间壁、屏风等。
根据使用目的、用途,这些装置由各种材料制成且具有各种构造,但是在现有的开闭帘装置中,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具有上下左右被固定的框体部。因此,由固定框体的存在产生了帘装置的设计及设置上的限制。
这种限制就是在将帘装置设置于窗子和壁面的开口部时,外观不好,作为间壁,屏风使用时也同样如此,在设计、设置时及操作时存在很大问题。
即,例如,如图13所示的那样,由可以自由折叠和展开的帘部件1构成帘装置时,为了使帘部件1的开闭而产生折叠或展开,帘装置必须包括:安装支承帘部件1的可动框体2,安装支承帘部件1的第1固定框体3,与之相对的第2固定框体4,以及为了固定此第1及第2固定框体3、4的上下的第3固定框体5和第6固定框体6。
为作为间壁使用图13中的帘装置时,虽然帘部件1可以开闭,但第1~第4固定框体3、4、5、6非常碍眼,且也妨碍人的活动及移动家具等。
如图14所示,为了防止帘部件1的弯曲等,设置使之具有自立性的绳部件7及棒材等情况下,上述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因此,上述各种各样的帘装置,不论作为窗户的开闭装置还是作为间壁利用都没有解决帘装置具有固定框体的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消除上述帘装置的缺点,改善由于固定框体存在而引起的设计、设置上的限制,提供一种设计自由度大,设置及操作性能好的、外观性也良好的新的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及左右分别相对的两对框体部,其中的一对相对框体部,作为帘安装框体部,在其框体部之间自由收缩及展开地安装支承帘部件,另一对相对的框体部分别构成滑动导向框体部,一对上述帘安装框体部的一方或两方在帘部件的收缩及展开方向可以滑动,同时,一对上述的滑动导向框体部具有弯曲弹性,上述的一对滑动导向框体部的各框体部,在其一端固定于帘安装框体部的一个上,另一端随着帘部件的收缩或展开而沿另一个帘安装框体部弯曲滑动,在所定的弯曲滑动位置,将一对相对的帘安装框体部保持成所需要的间隔。
本发明所提供的如上所述的新的帘装置,其构成及作用由下述的实施例得到更详细的说明。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帘装置一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图1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不同于图2所示使用状态的正面图。
图4表示具有脚轮帘装置的使用状态正面图。
图5表示张设有绳部件的例的断面图。
图6是表示弯曲的滑动导向框体部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另一弯曲的滑动导向框体部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另一弯曲的滑动导向框体部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弯曲的滑动导向框体部和绳部件的配置例断面图。
图10是区别于图9所示例的断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12作为多个单元的构成的例的平面图。
图13现有技术帘装置的斜视图。
图14是另一现有技术帘装置的斜视图。
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帘装置基本构成的断面图。
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帘装置中,具有上下、左右分别相对的二对框体部,即一对帘安装框体部12、13和一对滑动导向框体14,15。所说的帘安装框体部用于安装支承可折叠、又可自由展开的帘部件11。
帘安装框体部12、13的任意一方,例如,帘安装部件12可固定于如墙面、窗口端部或柱子等上,另一方的帘安装框体部13可以移动,或者采用和上述布置相反也是可以的。而且,也可以设成上述两框体部都是可移动的,将其中的任意一方暂时固定,而移动另一方使帘部件11折叠收缩或拉出展开。
一对滑动导向框体部14、15都具有弯曲弹性。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一对滑动导向框体部的一端固定于帘安装框体部13的固定部,另一端随着帘部件11的折叠收缩及展开而沿着另一方的帘安装框体部12弯曲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METACO,未经株式会社METAC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0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电视信号接收机中复原数字载波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