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0510.0 | 申请日: | 199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詹桂边;肖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桂边;肖光全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4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其特征是由生黄芪、白术(麸炒)、白芍(醋炒)、生甘草、蒲公英、佛手的水煎煮提取浓缩成稠膏与田七、延胡(醋灸)、五倍子、珍珠层的细粉混匀,低温干燥的粉末所构成。
2、一种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其特征是把田七、延胡、五倍子用粉碎机辗成颗粒,过粗筛后装入球磨机,研磨成细粉;把珍珠层洗净放入铜缸内,盖布捣破,然后放入电动乳钵内,加水适量,研磨成糊状时,取出沉淀后倾去上清液,低温烘干,粉碎成细粉;把佛手先提取挥发油,再将佛手渣与白芍、生甘草、生黄芪、白术、蒲公英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10倍量,煎3小时,第二次加水6-8倍量,煎2小时,药渣压榨,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田七、延胡、五倍子、珍珠层的细粉及佛手油混匀,低温干燥,磨成细粉,过筛,装入胶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病的胃得康药物,其特征是10粒胶囊含各种味中药的干重量是为:
生黄芪 8-15g 白术(麸炒)5-10g
白芍(醋炒)5-10g 佛手 4-6g
生甘草 2-3g 田七 1.5-2 g
延胡(醋灸)1.5-2g 五倍子 1.5-2g
蒲公英 8-12g 珍珠层 1.5-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桂边;肖光全,未经詹桂边;肖光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05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