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树脂塑坯的注模法、注模螺旋及其拉吹模塑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1669.2 | 申请日: | 199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4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恒;甲田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5/48 | 分类号: | B29C45/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树脂 注模法 螺旋 及其 拉吹模塑法 | ||
1.一种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螺旋在加热缸中的转动压缩和熔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掺合物构成的聚酯树脂的模制材料,并将这种模制材料注射和注入一个模,以便模制所需的塑坯,其中:
在螺旋的压缩区和螺旋端部的计量区之间形成一个塑化区,该塑化区又分成熔化段、熔化松弛段、捏和段和捏和松弛段;在所述塑化区的各段中进行模制材料的熔化、松弛、捏和及松弛,以促进在熔融材料中留下的未熔材料的熔化及熔融材料的均匀捏和,从而在熔融材料到达计量区之前,使未熔材料得到熔化和捏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是通过在带有螺旋轴部局部减轻的塑化区,在加热缸和螺旋轴部之间的间隙的扩大而进行的,所述塑化区的熔化松弛段有一个没有刮板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掺合物含有90至1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10至90%重量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含有8.0mol%的对苯二酸酯和92.0mol%的2,6-二羧酸萘的共聚物配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是直列螺旋式注塑装置的螺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是螺旋-柱塞预塑化器式注塑装置的螺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塑坯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是螺旋-螺旋预塑化器式注塑装置的塑化螺旋和注射螺旋。
8.一种聚酯树脂的拉伸吹模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方法模制塑坯;
从带有早期由唇模固定的口部的注塑模的凹模和芯模松释所述塑坯,塑坯内部尚水完全冷却,仍处于高温下,塑坯的形状在表面冷却形成的皮层保持。
将所述塑坯转送至吹模;以及
在塑坯的表面温度被内部热量提高到峰值温度之前在吹模中在轴向拉伸塑坯,同时吹气使其形成中空模制件如薄壁容器。
9.一种聚酯树脂的拉伸吹模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方法模制塑坯;
冷却塑坯直至塑坯形状得到完全的保持;
从其口部由唇模固定的注塑模的凹模和芯模松释塑坯;
将塑坯转送至调温部分,以将塑坯的温度调节至模制温度;
将塑坯转送至吹模;以及
用拉伸吹模法将塑坯制成中空模制产品如薄壁容器。
10.一种聚酯树脂的拉伸吹模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方法模制塑坯;
将模制的塑坯保存在仓库中;
将塑坯加热至热变形温度使其软化;以及
在吹模中将塑坯拉伸吹制成薄壁容器。
11.一种用于注射和/或塑化聚酯树脂的注射螺旋,所述螺旋设置在加热缸中可以转动地前后移动,其中,所述螺旋顺序包括送料区、加压区、塑化区和计量区,所述塑化区从压缩区侧至计量区侧顺序地具有以下工作段:熔化段、熔化松弛段、捏和段和捏和松弛段,上述两个松弛段是通过使加热缸和带有局部减小的螺旋轴部直径的螺旋轴部之间的间隙扩大的方式形成的以便促进留在熔融材料中的未熔材料的熔化及均匀地捏和熔融材料,塑化区的熔化松弛段具有一个没有刮板的部分,从而将螺旋刮板分成前部螺旋刮板和后部螺旋刮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螺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螺旋刮板的一部分为双刮板,从而使螺距窄于后部螺旋刮板的螺距。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注射螺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松释段,螺旋轴的直径减少为熔化段的螺旋轴直径的70%至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16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变法生产无缝钢管的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创伤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