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可纺性物质的溶液制取纤维的气体牵伸纺丝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13168.3 | 申请日: | 199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权;王俊德;侯养全;李毅勇;曾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D5/14 | 分类号: | D01D5/14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力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可纺性 物质 溶液 制取 纤维 气体 牵伸 纺丝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利用可纺性物质的溶液制取纤维的气体牵伸纺丝方法,包括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原液的过滤、脱泡,纺丝原液进入气牵模头喷丝,丝条牵伸,牵伸丝经过有适适宜温度和足够长的加热甬道脱除溶剂并干燥固化成纤维几道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原液的粘度为200-500厘泊,纺丝原液以0.5-3.0kg/cm2的压强进入气牵模头,所述的丝条牵伸是采用8-15m3/h流速的高速压液空气气流将刚喷出气牵模头的溶液细流牵伸并切断成短纤维。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牵伸纺丝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一个气体牵伸纤维的气牵模头,所述的气牵模头由模体(4)、上盖板(3)、下盖板(5)和模板(6)组成,在模体(4)的两侧边对称开有两条上宽下窄的锥形槽,底部中央开有一条矩形槽,带有一个锥棱的模板(6)锥棱向下镶嵌在模体(4)下部的矩形槽内;固定在模体(4)上的圆弧形上盖板(3)与模体(4)间的空间构成了气牵模头气室(2);固定在模体(4)、模板(6)之间构成了与气室(2)相通的气流狭缝(8)并使锥槽成为压缩空气的出口;模板(6)中部有毛细管(7)并向下伸出下盖板(5)的锥槽外;模体(4)的中部有纵向的溶液腔(9)与毛细管(7)相通;进气孔(1)设在上盖板(3)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毛细管的长度A=20-50mm,内径B=0.2-0.8mm,外径D=0.4-1.0mm,毛细管伸出下盖板长度H=10-40mm,狭缝气流宽度G=0.5-4.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毛细管长的长径比为A/B=20-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模板锥棱的角度为55-9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气牵模头上以每100mm2-4个的间隔线性排列毛细管,毛细管直线偏差不大于0.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31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病毒新化合物去氢柯子次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纠错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