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的适于输入冷空气的发动机舱室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113364.3 | 申请日: | 199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诚;安部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适于 输入 冷空气 发动机 舱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发动机舱室的结构,该机构适于将冷空气送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近来已提出要求,要将大量空气送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因为这是使机动车发动机达到较高动力特性必需的。但是,发动机的进气在发动机舱室受到加热,在空气被吸入到燃烧室之前其温度升高。当引入燃烧室的进气温度升高时,空气密度减小,进气的重量因此减小,空气灌注燃烧室的效率也减小。因而发动机的动力减小,产生发动机爆震现象。
图12是示意图,示出机动车的适合将冷空气输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先有技术发动机舱室的结构。图12中,内燃机1的进气口2位于发动机舱室的第一头灯3的后面。一对冷却风扇5和5a装在散热器4的后侧,基本上位于相同高度,从发动机侧观看,冷却风扇反时针方向转动。为便于理解,位于图12下部的冷却风扇5和5a被绘制成当从机动车的前部观看时好像是穿过散热器4才看到它们,箭头表示装在散热器4上的冷却风扇5和5a的转动方向。每个冷却风扇5和5a的每分钟转数和叶片长度是相同的。流入进气口2的进入空气按顺序通过进入导管6、空气净化器7、进入管8、调压箱9和进入支管10进入发动机1的燃烧室。从机动车的前部看,传动装置11位于发动机1的右侧。在传动装置11的上面存在一个空间,因为传动装置11的高度低于发动机缸体1的高度。散热器4用一个下盖12盖住。在如上所述的这种将冷空气输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发动机舱室的结构中,新鲜空气FA通过与第一头灯3相对的第二头灯3a后面的空间和进气口,从外边进入发动机舱室。另一方面,通过散热器的冷却风扇5和5a之后,加热的空气转向进气口2,该加热的空气提高了进气的温度。这导致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空气注入效率的降低。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发明,日本未审查专利出版物No5-1634公开了一种结构,该结构限制输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气温度的增加。按照该结构,从外边通过进气口和进入导管引入进气系统的空气温度降低了,从而可以改善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注入效率。为达到这一点,在结构中设置一个挡板,使得可以向车体后方延长散热器的风扇护罩,并特意地使进入导管的进气口对着散热器的相反侧开口,由此可防止穿过散热器冷却风扇的向后的热风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但是按照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出版物No.5-1634中公开的限制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气温度升高的这种机动车发动机舱室的结构,必须设置挡板,由此需要制作挡板和增加安装挡板工时的额外费用。
由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的使冷空气输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发动机舱室的结构,该结构可以防止穿过一个或多个散热器冷却风扇的向后的热风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而不需要挡板。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口配置在发动机舱室的第一头灯的后面,进气口的开口配置在发动机舱室的前方,而且一对冷却风扇中的第一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这样确定,使得由第一冷却风扇排出的空气偏离发动机进气口的位置,使一对冷却风扇中的第二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于第一冷却风扇,与第二冷却风扇相比,第一冷却风扇更接近进气口,该一对冷却风扇装在散热器的后侧,基本上在同一高度。
由一对冷却风扇排出的空气一般偏向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因为两个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是相同的。但是,按照本发明第一方向的冷却风扇的转动方向是彼此不同的,所以冷却风扇之一的转动分量抵消了冷却风扇中另一冷却风扇的另一转动分量,反之亦然。结果,当从机动车的前方观看发动机舱室时由冷却风扇排出的空气不偏向发动机舱室的右侧或左侧,并且不转向发动机进气口。因此可以加速外边的新鲜空气引入到进气口。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结构中,由一对冷却风扇中的第一冷却风扇排出的空气体积大于第二冷却风扇排出的体积,该第一冷却风扇比第二冷却风扇更靠近进气口。
例如通过改变冷却风扇的每分钟转数或叶片的尺寸可以设定风扇排出的空气体积。即使冷却风扇的转动速度彼此不同,冷却风扇的向后的风也不偏向位于发动机舱室中头灯之一后侧的进气口,但是稍微偏向进气口的相反侧,即偏向另一头灯后面的空间。
另外,装在散热器上并且更靠近位于发动机舱室第一头灯后面的进气口的第一风扇对一对冷却风扇的向后风的作用被设定为大于装在散热器上位于进气口相对侧的第二冷却风扇的作用。因此,由第一风扇排出的空气体积大于第二风扇排出的体积,散热器冷却风扇的向后的风作为一个整体偏向进气口的相对侧,即向后的风偏向发动机舱室中的第二头灯后侧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3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羧基丁苯胶乳
- 下一篇:醛威除蜗颗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