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变型干膜润滑剂无效
申请号: | 96113482.8 | 申请日: | 199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刚;陈建敏;冶银平;周惠娣;李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M149/08 | 分类号: | C10M149/08;//C10N5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型 润滑剂 | ||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防粘、防咬合、耐高温功能的触变型干膜润滑剂,属于固体润滑剂。它主要用于新型航空发动机内部的紧固件表面,也适用其它紧固件,螺纹等需要高温防粘的工件表面。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鉴于在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部位处于高温和腐蚀环境中,由于高温和燃烧废气的不断作用,常常发生紧固件因腐蚀,烧结而咬死。紧固件表面曲率很大,形状复杂,普通干膜在涂敷施工后,因表面能作用,容易产生偏析或堆积流挂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一般干膜润滑剂不易使用的工况下,触变型干膜润滑剂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一般干膜润滑剂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高温,防粘、防咬死、防偏析或堆积流挂性能均好的触变型干膜润滑剂,并同时提供干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触变型干膜润滑剂由耐高温粘结剂,固体润滑剂,固化剂,增韧剂,防腐添加剂,触变剂等组成。粘结剂为有机硅树脂和环氧树脂、固体润滑剂为石墨,增韧剂为丁腈橡胶,氟化稀土和三氧化二锑作为防腐添加剂,氮化硼作为高温填料,触变剂是气相二氧化硅或有机澎润土。干膜润滑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有机硅树脂20-50%,环氧树脂10-25%,丁腈橡胶1-20%,甲阶酚醛树脂1-10%,石墨15-35%,氮化硼2-15%,氟化稀土1-3%,三氧化二锑3-10%。气相二氧化硅0-7%,澎润土0-5%。
选用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和丁腈橡胶作为粘结剂,能使干膜的粘结强度,柔韧性和耐磨性在高温下和常温下得到充分保证。
固体润滑剂为石墨,同时还加入了与石墨具有良好协同作用的氟化稀土和三氧化二锑,提高了耐磨性,后者的加入还提高了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触变剂的加入使得工件表面曲率大,形状复杂容易偏析或堆积流挂的表面得到了解决,耐高温填料氮化硼的加入,使得干膜在高温下起到了润滑和防止咬死的作用。故本发明干膜润滑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能力,摩擦系数较低耐磨性好,并且具有很好的触变性能。
本发明适用于飞机外隧道后段紧固件螺纹,曲率很大的,形状复杂,需要耐高温的另部件表面。
本发明上述配方中粘结剂,固体润滑剂,触变剂,防腐蚀剂等在未制成干膜前都是粉状固体或粘稠液体。因此在制备干膜时,需将其制成干膜喷剂进行喷涂,就是把配方中的固体颗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按本发明的配方,将粉未状物料加入分散介质中,通过充分研磨后,制成触变型浆状物喷剂。分散介质选用有机溶剂,即甲苯、松油、丙酮、正丁醇混合液,加入量为配方物料的同等重量。分散介质的组成为:甲苯20-45%,松油5-20%,正丁醇10-30%,丙酮余量(重量百分含量)。之所以选用这四种溶剂,是充分考虑了成膜时间、温度、外观等因素。
本发明选用的氟化稀土,可以是氟化镧,氟化铈,但最好选用氟化铈。
本发明所用的固化剂为邻苯二甲酸酐,双腈胺,甲阶酚醛树脂等,最好选用甲阶酚醛树脂。
本发明选用的有机硅树脂结构式如(I)表示
Me:-CH3 Et:-C2H5 M:非金属元素
(I)
环氧树脂,软化点为12-20℃,环氧值0.41-0.47;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在37.2-38.5%之间,分子量为3000-10000。甲阶醛酚树脂,羟基,羟甲基的百分含量为12-20%。
本发明所用的石墨纯度大于98%,粒度在5微米以下,三氧化二锑,氟化稀土,均通过300目(2μm)筛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3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