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气氧化氮净化用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96114309.6 | 申请日: | 199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利;苍大强;徐春保;寿秋爽;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建民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氧化氮 净化 催化剂 | ||
本发明属环保用产品。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尾气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NOx。它不仅能给人类带来各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造成死亡,而且亦是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危害整个生态环境的元凶之一。因此,控制汽车尾气的NOx污染已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峻的任务。目前主要采用:排烟再循环、稀薄燃烧、燃料及内燃机结构的改进及尾气的催化去除等技术。其中尾气的催化去除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目前以铂、铑、钯等贵金属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虽对NO,HC、CO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由于其存在价格昂贵、资源匮乏,抗硫中毒性能差等问题,故近年来,人们广泛地开展了对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目前用作催化剂的非贵金属主要为过渡族金属(如Fe、Ni等),个别非过渡族金属(如Cu、Pb等)及稀土元素(如La、Ce等)的金属及氧化物或它们的复合氧化物。在控制汽车尾气的污染上非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Ni/SiO2、Cu/TiO2、Cu-ZSM-5、Co-ZSM-5、CuO/Al2O3、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LaMO3(M:Mn、Fe或Co等)、Cu-Cr-Ox/Al2O3以及RE-Mn-Pb-Cu-Cr-A-Ox/Al2O3这样的多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见Francisco Serverino,etal:Journ.of Cata1.12,172-179,1986及杨汉培等;环境科学,13.2,41-43,1992)。其中尤以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RE-Mn-Pb-Cu-Cr-A-Ox/Al2O3催化活性、抗SO2中毒、抗积炭性为好。但此种催化剂因其采用溶液多步浸取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并且其抗SO2中毒、抗积炭性能还随时间延续而有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资源丰富、工艺简单、催化活性好,尤其是抗SO2中毒、抗积炭性能好的而稳定,以便于推广应用于汽车尾气NOx净化的催化剂。
发明人在反复考察、试验各种单元金属氧化物及复合氧化物对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基础上,得到一种以Fe2O3为载体,以RE(稀土)、Ni、Co、C2为活性组分的新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RE-Ni-Co-Cu-Ox/Fe2O3(WCX-1),其制备系将活性组份与载体在高温下直接焙烧,不仅工艺简单,其粒子强度、脱除NOx反应的催化活性俱佳,且抗硫中毒,抗积炭性好而稳定。本发明的配方及制备条件如表1:(表中为重量%;另外,(Co,Cu)Ox表示Co2O3和CuO的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4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用锁把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晶纤维素胶体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