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稀土的不锈钢抗磨蚀堆焊材料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15466.7 申请日: 1996-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77822C 公开(公告)日: 2002-01-16
发明(设计)人: 王者昌;李斌;崔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分类号: B23K35/30 分类号: B23K35/3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晨
地址: 110015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稀土 不锈钢 磨蚀 堆焊 材料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堆焊材料,特别提供了一种加稀土的不锈钢抗磨蚀堆焊材料。

水轮机上采用的抗磨蚀堆焊材料,就其金相组织而言,主要有马氏体,奥氏体和奥氏体加共晶三大类。Cr14Ni5Mo(Cr13~16,Ni4~7)为低碳马氏体,抗磨蚀性为1Cr18Ni9Ti的1.2~1.5倍,KJ5~4(C1、Cr14、Mo1)为高碳马氏体,抗磨蚀性为1Cr18Ni9Ti的1.5~2.0倍,奥氏体焊条中的常用的是18-8系列,有A102,A107,A132等,其次为1Cr13Mn13N(堆277),这类材料抗气蚀性能好,约为碳钢的20倍,但抗磨性与低碳钢相当,1Cr14Mn13N含少量铁素体,以奥氏体为主,强度、硬度都高于18-8,抗磨蚀性为18-8的1.5倍左右,耐磨一号组织为奥氏体加碳化物共晶,抗磨性超过18-8的两倍,但抗气蚀性能尚不及18-8,耐磨一号硬度较高(HRc50左右),抗裂性差,难以打磨,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中国专利94112673.0提供了一种铁基抗磨蚀堆焊材料,具有中等硬度,良好的抗裂性,较高抗磨蚀性和优异的抗气蚀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样有中等硬度,良好的抗裂性同时具有更为优异的抗磨损,抗磨蚀及气蚀性的堆焊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稀土的不锈钢抗磨蚀堆焊材料,主要含有下述元素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Cr    13~20

Ni    5~10

B     0.8~2.0

Fe    余量

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稀土0.05~0.40

本发明系在原中国专利94112673.0的基础上添加了稀土元素,其结果是减少并细化了夹杂物,堆焊金属组织也得到改善,从而使抗气蚀,抗磨损和抗磨蚀性分别提高55%,57%和83%,是一种理想的水力机械(水轮机,水泵等)抗磨蚀防护用堆焊焊条。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附图1为不加稀土时材料的金相照片;

附图2为稀土含量为0.15%时金相照片;

附图3为稀土含量为0.30%时金相照片;

附图4为稀土含量为0.60%时金相照片;

附图5为稀土对夹杂物数量的影响;

附图6为稀土对夹杂物尺寸的影响;

附图7为稀土对堆焊金属硬度的影响;

附图8为稀土对堆焊金属抗气蚀性的影响;

附图9为稀土对堆焊金属抗磨损性的影响;

附图10为稀土对堆焊金属抗磨蚀性的影响。

实施例

1号堆焊材料的基本成分为Cr18 Ni8 B1.0 Fe余量;

2号堆焊材料在1号的基础上加入市售混合稀土0.15;

3号堆焊材料存1号的基础上加入市售混合稀土0.30;

4号堆焊材料在1号的基础上加入市售混合稀土0.60。

对上述4种材料的抗磨蚀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稀土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未加稀土时,初晶为少量等轴晶和较多树枝晶,加入0.15%的稀土时,初晶减少,共晶增多,初晶中等轴晶增多,树枝晶减少,加入0.30%稀土合金时,初晶数量增加,达到最大值,初晶中的树技晶更少,绝大多数为等轴晶。当加入0.60%稀土合金时,树枝晶又重新发达起来,甚至超过不加稀土者。结果如图1~4所示。

2.稀土合金对夹杂物的影响

加入稀土,将影响夹杂物的数量和尺寸,随稀土合金的加入,夹杂物先是逐渐变细,后又变粗,数量先是逐渐减少,后又增多,如图5和6所示。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不加稀土时,夹杂物为Ti-Mn硅酸盐,加稀土合金后为富稀土的Ti-Mn硅酸盐。

3.稀土合金对堆焊金属硬度的影响

结果如图7所示,与图1-4比较可知,硬度主要由初晶-共晶数量比例决定的,当硬度较低的初晶数量多时,硬度就低,

4.稀土合金对抗磨蚀性能的影响

稀土合金对抗气蚀,抗磨损和抗磨蚀性的影响如图8,9和10所示,可以看出,加入0.30%的稀土合金抗磨蚀性能最好,抗气蚀、抗磨损和抗磨蚀性分别比不加稀土的1号合金提高57%,55%和83%。考虑到1号合金的抗磨蚀性已很优良,说明加0.30%稀土合金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加入不同数量稀土合金的作用如表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5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