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碳合金钢轧辊局部修复冷焊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6115610.4 | 申请日: | 1996-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任登义;邹增大;张元彬;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35/22 |
代理公司: | 山东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庆章 |
地址: | 25006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钢 轧辊 局部 修复 冷焊 技术 | ||
本发明属钢轧辊堆焊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高碳合金钢轧辊局部修复冷焊技术。
高碳合金钢轧辊是轧制材料的大型工具,由于工作条件恶劣,要经受强烈的冲击、磨损、热疲劳等,而使轧辊工作面硬化层出现局部的掉皮、龟裂,导致轧辊整体报废,其非正常报废率占45%。目前国内外对高碳合金钢轧辊的修复主要采用整体预热堆焊法,即先将整个辊面切削(或磨削)至轧辊局部缺陷消失,然后整体轧辊预热至400℃,并在堆焊中保持这个温度,再用烧结焊剂配合合金焊丝,沿整个辊面连续多层多道堆焊,直至达到焊层厚度要求,最后进行焊后热处理,包括消应力退火,调质,淬火和低温回火,使焊层达到硬度要求。这种整体预热堆焊法不仅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高,修复周期长,而且劳动条件恶劣,并因局部缺陷而加工掉大量完好辊面硬化层,造成极大的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劳动条件好、能源消耗低、焊补质量高、操作方便的高碳合金钢轧辊局部冷焊技术。
高碳合金钢轧辊的工作表层为高硬度淬火组织,其硬度一般为HRG60-65,常温冲击值为60-70J,可焊性极差,在轧辊原硬化层的高碳马氏体层上进行局部冷焊修复,焊补难度极大,是国内外焊接技术领域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本发明从焊接冶金理论研究入手,首次提出高硬度冷焊焊缝液析韧化和基体贫碳的强韧化理论,并研制出三种冷焊专用堆焊焊条,利用合理的焊接顺序、断续焊补、锤击焊缝等消除高碳合金钢焊接应力的冷焊技术。其关键技术在于用所研制的GTD-30高效铁粉堆焊焊条打底层,用GT-55堆焊焊条分块弧立堆焊,用GTF-55堆焊焊条焊接周边表层,周边熔合区在焊补的最后阶段形成,焊缝金属硬软结合,焊接熔敷金属中形成大量弥散球状碳化物和高韧性的位错马氏体基体组织。本发明的高碳合金钢轧辊局部缺陷修复冷焊技术,焊前对轧辊不退火、不预热,焊后不作热处理,在室温下只焊满缺陷即可,其焊缝焊态韧性、耐磨和抗疲劳性可满足轧辊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GT-55和GTF-55堆焊焊条,其焊芯均为H08A,可交直流两用。其GT-55堆焊焊条的药皮配比(按重量%)为:大理石30-36,莹石18-21,钛白粉3-4.5,金属锰4-5.5,高碳铬铁4-6,钼铁2.5-4、钛铁10-12,固体钠水玻璃4-5.5,复合变质剂19-23。GTF-55堆焊焊条的药皮配比(按重量%)为:大理石28-34,莹石17-20,钛白粉4-7,金属锰1.5-3.5,高碳铬铁2.5-4,钼铁2-3.5,钛铁9-12,固体钠水玻璃4-6,金属镍4-6,复合变质剂22-26。
在GT-55和GTF-55药皮成份中,大理石、萤石为造渣剂,钛铁作脱氧剂,铬、钼铁合金为基体强化元素,锰、镍为控制残余奥氏体元素,GTF-55焊条成分中增加金属镍,其作用是适当降低周边熔合区因母材的熔入而增加碳的溶入,且铬、碳的降低和镍的增加有利于抑制高碳马氏体的形成,以防熔合区的脆化。
在GT-55和GTF-55堆焊焊条中加入复合变质剂,其作用在于显著改善熔敷金属的韧性,该复合变质剂的组份分别为(按重量%),金属Nb18-32,金属Ti18-22,金属Zr13-16,V-F合金13-16,稀土Mg-Si13-16,Si-Ca合金9-12,碱金属化合物(Na2CO3、K2CO3)9-12,泥状石墨7-9.5。
采用该复合变质剂,可使堆焊焊条具有以下功能:使熔敷金属产生大量弥散碳化物,如NbC,TiC,VC促使碳化物的早期析出,形成液析碳化物,从而抑制了二次网状析出,消除了网状形态而产生液析韧化的效果;利用Nb、Ti、V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夺取熔池中的碳,使结晶后的焊缝基体组织贫碳,形成高韧性的位错马氏体基体组织,避免了高碳马氏体的产生;用Re、Mg、Ca等元素细化晶粒,净化焊缝。在高碳高硬度轧辊进行局部修复冷焊时,利用加入复合变质剂,能使焊缝综合机械性能显著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大学,未经山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5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流动的刮板涂料器及施加涂料的方法
- 下一篇:物品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