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胃酱无效
申请号: | 96115643.0 | 申请日: | 199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9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贤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29;A61K35/78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彬瑞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胃酱,属增加食欲的一种食用酱。
现有的食用酱,种类较多,如:豆瓣酱,辣子酱,面酱等,大部分存在,口味较单一,咸度大的不足,一般只用于炒菜、煮面条、做汤时的佐料,不单独作为菜食用。即使将其作为菜食用,也不能有效地增强人们的食欲,而且营养不丰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纯正,具备酸、甜、咸、辣、香多种口味,健胃,增强人们食欲的开胃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这种开胃酱,含有原酱63.5-73.5%,山楂14-21%,大枣4.2-8.5%,辣椒0.7-1.4%,花生2.8-5.6%,和将以上诸成分调和为酱状的水。
本发明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所述开胃酱内再加入姜0.7-2.1%,这样可增加酱的鲜度和健胃功能。
本发明第二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含有或不含有姜的开胃酱内再加入胡萝卜2.1-4.9%,这样,既增加了酱的营养,又增添了酱的色泽,调整了酱的口味。
本发明第三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是,在含有或不含有姜的开胃酱内,或在含胡萝卜的开胃酱内,或在含有姜、胡萝卜的开胃酱内再加入芝麻0.7-2.1%,这样,不但增加了酱的营养,还增强了酱的香味。
如果再进一步增加酱的鲜度,还可在酱内增加适量味精。
这里所述的原酱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其加工过程是:1、将选好的大豆放入容器内,再注水浸泡8-10小时,然后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加热容器中蒸煮,使大豆达到一捏就碎的程度。2、将蒸煮后的大豆研磨破碎,然后做成块状,并放到干燥室内干燥,室内温度保持在23-27℃,干燥25-30天,使块状大豆发酵,长出霉菌,干裂、变色,变成酱块。3、把发酵好的酱块破成小块,凉干并粉碎,再放到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洁、无菌水和食盐。酱块与水、食盐的比例,以1∶1.4-1.6∶0.4-0.5为宜。并使其温度保持在24-30℃,进行二次发酵,发酵25-28天,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便使其发酵充分、均匀,形成色泽纯正,味道鲜美的原酱。
开胃酱中各成分的性味和作用如下:
山楂,性味酸、甘、温,具有消食化积,破气散瘀,开胃之功效。
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具有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效,也有健胃、养胃之作用。若没有大枣,还可用红糖代替。或红糖与大枣混用。因红糖性味甘、温,含维生素B2、胡萝卜素、尼克酸和钙、铁、锌、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补血、破瘀、缓肝、去寒、健胃、养胃之功效。
辣椒,性味苦、辛、温、无毒。含五种香荚兰酰胺类和两种红色素,以及脂肪油、树脂、酒石酸、挥发油等。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
花生,性味甘、平,含脂肪油、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泛酸、淀粉、生物碱等,具有润肺、和胃、理血和通乳作用。
另外,姜,性味辛、温。含挥发油,其主要组成是姜醇、姜烯、水茴香烯、龙脑、桉油精、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及少量维生素B1、B2,所含辣味成分为姜辣素,具有解表、散寒、温胃、解毒之功效。
胡萝卜,性味甘、平,无毒。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脂肪油、挥发油、一种降血糖的成分,蛋白质、钙、磷、铁等。具有健脾、化滞、解毒、透疹之功效。
芝麻,性味甘、平、无毒。含脂肪油,主要成分为油酸、豆油酸的甘油酯。还有蔗糖、多缩戊糖、蛋白质,脂麻油等。具有润肠通便,补肺、益气,助脾生肌,通血脉,润肌肤,乌须发之功效。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营养丰富,含有酸、甜、咸、辣、香多种口味,开胃、健胃,促进食欲,能适宜大人、小孩等各种口味的人食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菜。增加姜后,不仅使酱的开胃、健胃功能增强,而且还增加了酱的鲜味;加入胡萝卜后,使酱的颜色更加纯正,而且营养进一步增多;加入芝麻后,既增加了酱的营养,又提高了酱的香味,使酱更适宜人们食用。
下面结合酱的制造过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且以下所述的山楂、大枣都是去掉核后的山楂肉、大枣肉。辣椒为辣椒面,花生为熟花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贤,未经张学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5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