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磁活化全素多效肥系列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5868.9 | 申请日: | 199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769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25 |
发明(设计)人: | 辛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益群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1/08;C05F15/00;C05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化 全素多效肥 系列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磁活化全素多效肥系列及其制法,属于肥料及肥料制造领域。C05G3/00
长期偏重施用N、P、K、Ca、Mg、S等无机元素肥料,常会引起土壤板结及微量元素相对乏缺,地力下降,生态破坏,农产品质量下降,总报酬率会越来越低。
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弥补了其常常成为限制因子(《微量元素肥料》刘铮1991化学工业出版社P.11)的问题,但由于液肥喷施麻烦,而土壤中施用又受到土壤环境状况的影响,常使Fe、Zn、B、Mn等离子处于非有效状态,有待于活化处理。
畜禽粪以及其他动植物有机废弃物,单一使用或直接施用,肥效低且资源有限,起不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稀土、磁铁粉、腐殖酸的施用,确实对作物生长、增产有效,但使用烦琐,且有待科学复合使用。
生物肥料菌类肥料的兴起,成为新秀(《生物肥料》杜秉海等1995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肥料,目前看还是与其他肥料配合应用较好。
本发明通过特殊的组方和工艺推出一种含菌磁的活化的全营养元素的多功效肥料系列。其主要特点在于:①采用畜禽粪及其他动、植物废弃物富含蛋白质等有机物大分子及其水解产物氨基酸等,与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肥料元素进行络合化反应。既使畜禽粪等有机物大分子水解“熟化”,又使微量元素等被络合“活化”。以往络合态微量元素成本高,使用于叶面喷施多,土壤施用受到限制。此种组合反应使用粗品状态的畜禽粪等有机物大分子与微量元素反应络合用于土壤施用,既可行、又高效。为了加速这一反应,可以加酸、加热。②同时采用了沸石辅助。利用沸石具有大比表面积及大的阳离子交换量的特点。将游离的微量元素等肥料元素进行交换、吸附。沸石的这作用,既防止了微量元素的流失或被固定,同时又可以在土壤中适时交换释放,较好解决了土壤中Fe、Zn等离子活性低的问题。同时又可以抑制盐碱化、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增加肥效,尤其是与以上络合化作用配合辅助,协同作用,充分起到了“活化”有效肥料元素的作用。③加入了菌和磁,其本身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效能,也对以上活化具有辅助作用。④尚可辅以多种物质成为多功能多功效系列肥,如辅加腐殖酸,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药等,成为多效肥系列。⑤所有以上功能效果还有适合土壤肥效比例的N、P、K和Ca、Mg、S等大量元素加入作为后盾,因之称为“全素”。⑥为了配合各种有效成份的配伍、分散、成型等需求,根据不同配方和工艺选择加入酸制剂、植物体粉末,粉煤灰及炭黑、硅溶胶、淀粉等粘结剂、水等物质。
总之,本发明先后通过络合、吸附交换活化处理的基础上,组合了菌磁、生长调节剂、农药、除草剂等构成了多效能。并以N、P、K等大量元素为支持,构成了全营养元素、协调发挥作用的突出效果,达到了本发明的主体目的--含菌磁的活化的全营养元素多效能的肥料系列。
本发明由有机物大分子[A]、微量元素[B]、沸石[C]、菌类[D]、磁粉[E]、稀土[F]、腐殖酸[G]、干植物体粉末[H]、氮磷钾及钙镁硫等大量元素肥料[I]、生长调节剂[J]、粉煤灰及炭黑[K]、酸制剂[L]、除草剂[M]、农药[N]、硅制剂[O]、粘结剂[P]、水[Q]组成,A+B+C+D+E+F+G+H+I+J+K+L+M+N+O+P+Q=100%,其中各组成物及含量范围为:[A]1-50%,[B]1-20%,[C]1-30%,[D]0.1-5%,[E]1-10%,[F]≤10%、[G]≤10%、[H]≤15%、[I]≥16%、[J]≤1%、[K]≤20%、[L]≤5%、[M]≤5%、[N]≤5%、[O]≤6%、[P]≤10%、[Q]≤30%。进一步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益群,未经辛益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5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多数据流配置控制转换的便携式动态画面录制设备
- 下一篇:人造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