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罐直径的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5877.8 | 申请日: | 199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770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范立军;丁志强;孙建国;廉育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G01B21/1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直径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上卧式罐直径的测量方法。
卧式罐(含铁路罐车)属我国规定的用于石油化工等液体产品贸易结算的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它的容量计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石油、化工、交通、民航、商业、国内外贸易、总后勤部等经营管理、成本核算。此类型卧式罐的竖截面通常为椭园,它的容量须根据其横直径和竖直径进行计算。然而,在对它进行外测时,目前仍然采用以钢卷尺法通过测量截面园周长来求取平均直径,这样计算将会带来较大的,甚至是不允许的误差。铁路罐车外横直径的测量采用的是在罐体两旁用线绳各吊一个重锤,待其稳定后再测量两垂线间的距离作为罐车外横直径,该方法重复性太差,实际测量误差大,受环境影响大,如风力超过3级,实施困难,其测量准确度可想而之。
若按我国现行国家规程,用套管尺对罐体椭园截面的横、竖直径进行内测,一则该套管尺过长、过重,不便携带与操作,二则由于罐内测量条件差,易造成较大的读数误差,并且,使用一段时间的罐体,会由于盛装有毒、或有腐蚀等的物质而不能采用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罐直径的测量方法,使用该方法测量罐体直径,操作方便,快速准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由以下方案来实现:
所述的卧式罐直径的测量方法,设一与所测罐体直径平行的测试臂,测试臂上有可沿测试臂平移的成象装置,从成象输出装置观察成象情况,平移成象装置,使所测直径端点的成象符合规定要求,通过测定测试臂上成象装置的位置,即可确定出所测罐体横直径的大小。
本方法中所用成象装置为成象镜,使用棱镜可调整光程。如果使成象信号沿测试臂传递,成象棱镜设计为直角五棱镜。
本方法中所述的成象输送装置依次由转换镜、物镜、调焦镜、标示板、目镜组成,各器件之间分别由光象信号输送通道连接。
本方法中所述的测试臂,测试臂上有可沿测试臂平移的成象镜,这种情况,也可以用可伸缩的测试臂代替,如套叠式的,将成象镜置于测试臂的未端,操纵伸缩式测试臂,带动成象镜平移。
为了使用的方便和测定的准确,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可实现微机自动调整控制,由数据显示屏直接显示所测数据,快速准确,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光栅数字显示的光电转换、信号处理、计数与显示的电路框图。
图3、数字显示器面板示意图。
图中:1目镜、2标示板、3调焦镜、4物镜、5转换棱镜、6成象棱镜、7光电转换器、8模数转换器、9细分内插器、10判向器、11加/减控制器、12分辨率选择器、13七七位双向可递计数器、14LCD液晶显示器、15液晶数字显示屏、16清零键、17电源开关、18置位键、19置字健。
如图1所示,调整测试臂上可沿测试臂平移的成象镜6,使所测罐体直径端点经成象镜6成象形成光象信号,光象信号经转换棱镜5转向,依次经过物镜4、调焦镜3、十字丝标示板2,最后通过目镜1显示出来,以十字丝标示板2的标示为依据,从目镜1观察成象情况,平移成象镜6,使所测罐体直径端点的成象符合规定要求,通过测定测试臂上成象镜的位置,即可确定出所测罐体直径的大小。
如图2所示,仪器的读数采用液晶数字化显示时,由钢带反射光栅原理制成。其数字分辨率为0.05mm,误差为±0.1mm。数显器内装有表面刻制出黑白相间的光栅线纹的钢带尺、光电转换、信号处理、计数与显示部件。当成象镜6平移时带动尺带拉出或收进,光电转换器7将尺带上黑白相间的光栅条纹转换成为电信号,电信号依次经过模数转换器8、细分内插器9、判向器10,经分辨率选择器12分辨后由加/减控制器11处理成计数脉冲,计数脉冲经七七位双向可递计数器13后,在LCD液晶显示器14上显示出实测量值。
如图3所示,数字显示器面板上有液晶数字显示屏15、电源开关17、清零键16、置位键18、置字键19。使用时,按规定情况使用。
由上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本方法测量卧式罐直径,快速准确,操作方便,由一人操作即可完成,节约劳力,并且测量时,不受风力等气候的影响,应用性能好,本发明为卧式罐(含铁路罐车)直径的测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5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造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的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