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污上光无臭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6220.1 | 申请日: | 199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8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23 |
发明(设计)人: | 江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湧 |
主分类号: | C09G1/08 | 分类号: | C09G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4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污 上光 无臭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膏状的以蜡为主体的无臭清洁光亮剂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产品适用于诸如木、石地板、家俱、皮革、车辆、金属等一切软、硬表面需要清洁上光的物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质量要求更高,环保意识也更为强烈,然而现有技术的产品都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如目前本国市场上供应的质量较好的上海“美加净”、“青岛”上光蜡,只有上光作用而无去污功能。且产品系硬质膏体,使用时费力又费时。日本的Soft“99”系列产品,虽然用者光亮度较好,但因其主要成份为树脂,容易吸附灰尘,另外仅对硬表面有效,对皮革等软表面上光性较差,产品可燃且价格昂贵。
经光盘检索,有一件申请号为881005538.7名称为“一种清洁上光剂”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配方中,含蜡量只有4-6%,产品的稳定性必然较差,上光效果也差。另一缺点是采用200#汽油作溶剂组份,且含量高达25-30%,容易燃烧,危险性大,气味难闻,污染环境,汽油的发挥造成膏体容易干燥,成本也高。又如申请号为92105433.5,名称为“多用途光亮剂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所提供的配方,虽然成本低,但高熔点蜡仅含2%-6%,上光效果差、维持时间短,含水量高,系一种水乳液型产品,稳定性差,使用和携带并不方便。上述两种产品耐热耐冷指标过低,不同季节使用效果不同。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清洁上光双重功能,光亮度好,安全、无毒、芳香无异味,软硬适中、冷热兼宜,易于保存的优质去污上光无臭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实现。同现有技术一样,本发明所提供的配方中含有上光组份,溶剂组份,乳化组成,介质,还含有少量香精或香料,本发明的组份成份和比例(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上光组份是高熔点蜡12-30%,溶剂组份是白油8-20%、松节油5-25%,乳化组份是高级醇酯2-18%,介质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72%,二氧化钛0.2-5%,香精或香料0.1-0.8%。
上述的高熔点蜡是熔点范围在50℃-86℃的动物蜡-白蜡、植物旱-米糠蜡,矿物蜡-石蜡,白油为12-26号,高级醇酯的碳数为16-26碳。高级醇酯是16碳、18碳、20碳、22碳、24碳、26碳饱和脂肪酸与其相应碳数的饱和脂肪醇所构成的酯,可以采用上述碳数范围中某一碳数的高级醇酯,也可采用几个不同碳数的高级醇酯的混合物,在上述碳数范围的高级醇酯中以26烷酸与26烷醇所构成的26酸26酯为最好,其分子式为C25H51COOC26H53。
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脂膏型蜡制品的制造方法是按上述的配比在反应锅内先将白油、高熔点蜡加热搅拌至80℃-100℃,熔化成蜡液,在另一容器内放入水、高级醇酯搅拌加热至80℃-100成溶液,当二液温度相当时(所谓温度相当是指二者的温度差在5℃之内),按上述配比,慢慢地将水相投放入油相内,不断搅拌,再加入二氧化钛,当搅拌温度降到50℃以下时,加入松节油、香精搅匀,最后将温度控制在45℃±2℃时,进行定量分装,即得油包水型的本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的无臭清洁光亮剂,其优点明显突出。(1)它将对物品的去污和上光合二为一。(2)蜡质含量高,蜡膜软硬适中,能有效地粘附在上光物体的表面,使物体长时间地光亮如新。在现有技术中所谓的高熔点蜡只采用矿物蜡中的石蜡,而本发明采用白虫蜡、米糠蜡、石蜡三者配比,使之软硬粘滑共济,构成一种新的上光组份。(3)选用了新的溶剂组份,启用后不易干燥,无论严寒酷暑,质量稳定易保存,对物品具有防水、防锈、防霉、防蛀又不吸尘的效果。(4)使用省力、省时,不伤手肤,无毒、无刺激性异味,具芳香性,保护了环境。(5)本发明科学地降低了易燃级别,产品安全可靠。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在不锈钢开水器内加入去离子水32公斤,加热到95℃,在另一反应锅内加入高级醇脂6公斤,白蜡16公斤、白虫蜡6公斤、米糠蜡4公斤,白油13公斤,加热搅拌达95℃时,熔化成蜡液。然后将热去离子水慢慢加入熔化的蜡液中去并不断搅拌,再加入CP级二氧化钛2.4公斤,待温度下降到50℃以下,加入松节油20公斤,松节油选用甲级,但也可选择一级或二级、加入香料0.6公斤,最后将温度控制在45℃±2℃时进行定量分装,即得本产品。
现再以表格形式提供12种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湧,未经江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