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微结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6263.5 | 申请日: | 199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2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华;王桂英;王之江;干福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兰英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微结构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表面微结构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移相操作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的计算机(5),计算机(5)发出的数字信号经数模转换卡(6)转换为模拟信号,经过高压放大器(7)放大后,通过平移器位置平衡装置(8)控制加在压电陶瓷传感器(PZT)(12)上的电压,从而驱动PZT(12)纵向伸缩,并带动干涉头(11)中置于PZT(12)上的待测样品(4)作纵向平移,干涉头(11)之上有照明光源(14),干涉头(11)形成的干涉图经显微物镜(10)和光学元件(15)成像于电荷耦合器(9)上,电荷耦合器(9)将信号送至计算机(5)和监视器(13)中,其特征在于干涉头(11)包含由一中心位置上置有反射片(16)的支撑板(17)所构成的参考板(2),在参考板(2)与待测样品(4)之间的分光板(3)朝向待测样品(4)的一面上设置有一补偿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置于支撑板(17)中心位置上的反射片(16)是超薄超光滑的单面抛光,另一面不抛光或者镀有无光漆的硅片。
3.一种表面微结构的检测方法,采用移相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是多序列移相操作和反馈式移相控制技术,具体操作步骤是:
(1)单序列移相操作:计算机按原设定值向压电陶瓷传感器(PZT)依次发出各步的驱动信号,对电荷耦合器(CCD)依次发出同步采集信号,从而获得一序列的强度采集图像,根据强度图像确定移相量和移相误差,并计算各步驱动信号的较正值,存储满意图象;
(2)多序列移相操作:将上序列的移相误差值反馈,对原设定的PZT驱动信号进行校正,并将PZT严格复位后,重复上述(1)步的单序列移相操作;
(3)反复重复第(2)步骤和第(1)步骤,直到对应于移相的每一步都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满意值;
(4)进行后续数据处理:依次进行位相计算、消位相跳变操作,高差计算,最小二乘拟合、表面微结构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2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