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聚酯木器清漆无效
申请号: | 96116517.0 | 申请日: | 199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7762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风建筑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C09D175/06 | 分类号: | C09D17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惠中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聚酯 木器 清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高级木器清漆,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聚酯木器清漆。
市场上此类产品有685双组份聚氨酯清漆,干燥时间慢,二小时表干24小时实干。漆膜硬度1-2H光泽80%。易乏黄,毒性大。
单组份水晶地板漆,系湿固化聚氨酯类漆,表干2小时实干24小时,易泛黄,毒性大,漆膜硬度3H,光泽80%左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一代高级木器清漆,由甲乙二组份构成,甲组份为固化剂,系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经催化剂反应合成而制得的TDI三聚体聚氨酯溶液。乙组份由三羟甲基丙烷等合成而制得的聚酯溶液。本发明为双组份聚氨酯聚酯混合木器清漆,使用时将甲乙二组液体按比例1∶1相调和,可喷涂刷涂、于木器家具表面,该清漆经涂刷于木器表面后干燥极快,15-30分钟即表干、6小时漆膜实干,漆膜坚韧耐磨,硬度可达3H,表面光泽度可达110%,比平板玻璃表面还要光亮,漆料流平性良好,是一种理想的高级木器及木饰品表面涂饰清漆。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聚酯木器清漆,由甲乙二组份构成,甲组份为固化剂,由甲苯二异氰酸酯经催化剂合成反应而制得的TDI三聚体聚氨酯溶液,其固体含量为50%粘度为(涂4杯)17-19秒。异氰酸根含量9±1%。乙组份由三羟甲基丙烷等经合成反应制成的聚酯溶液其固体含量为50%,羟值90±2,酸值<5,粘度(涂4杯)17-19秒。
其特征在于所述TDI三聚体聚氨酯溶液是由甲苯二异氰酸酯98%(按重量计)加催化剂2,6二特丁基酚钠0.15-2%经反应釜加热合成,再由醋酸丁酯按重量比1∶1对稀而制得。
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组份聚酯溶液由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新戊二醇,己二酸,苯甲酸,二甲苯,反应合成而得的聚酯,再由按重量比为1∶1的醋酸丁酯稀释而得聚酯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本发明的聚氨酯聚酯高级木器清漆,经TDI三聚体聚氨酯与聚酯相调和后成漆,其性能己与一般聚氨酯漆有所不同,性能大为改变,硬度增高可达3H,光泽度可达110%,而其它涂料是不可能达到此种光亮度,又漆膜不易泛黄,干燥时间特快15-30分表干,6小时实干,又游离异氰酸根大为降低因而毒性减少有利于涂料工人操作的安全性。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更为明显。实施例:聚氨酯聚酯木器清漆的制备
甲组份(固化剂)的制造工艺:
原料配比:
1.甲苯二异氰酸酯 按重量50%
2.苯甲酰氯 按重量0.19%
3.催化剂2,6二特丁基酚钠 按重量0.15%-2%
4.醋酸丁酯 稀释至100%重量
制造工艺:
先将甲苯二异氰酸酯,苯甲酰氯,催化剂2,6二特丁基酚钠投入搪玻璃的1000ml反应釜中,在80-90℃范围内,在反应时充氮气隔氧条件下,反应时间不小于5小时,当釜内液体粘度至150秒时即停止加热反应,然后冷却至40℃以下加入(按重量比)1∶1醋酸丁酯对稀液搅拌均匀,即得产品:
质量指标:
异氰酸根含量 9±1%
固体含量 50%
粘度(涂-4杯/25℃) 17-19秒
乙组份(聚酯溶液)的制造工艺:
原料配比:
1.三羟甲基丙烷 (按重量)29.96%
2.邻苯二甲酸酐 (按重量)19.47%
3.新戊二醇 (按重量)15.4%
4.己二酸 (按重量)23.97%
5.苯甲酸 (按重量)7.99%
6.二甲苯 (按重量)3.21%
7.醋酸丁酯(稀释至100%重量)
制造工艺:
首先将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己二酸,苯甲酯,二甲苯投入500ml不锈钢电加热反应釜中加热至230℃反应合成时间约6-8小时,反应过程中充氮隔氧保护,当测得酸度达到≤15时即停止加热,待逐步降温至140℃以下时将聚酯树脂液抽至1000ml不锈钢对稀釜中加入等量的(按重量计)醋酸丁酯对稀成聚酯溶液,经过滤器过滤后即可装桶。
聚酯树脂溶液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风建筑材料厂,未经上海东风建筑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工作介质自填充密封方法
- 下一篇:产后收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