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具用硅橡胶把手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6117118.9 | 申请日: | 1996-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38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阴春 |
主分类号: | C08L83/00 | 分类号: | C08L8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具 硅橡胶 把手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餐具用硅橡胶把手及其它的生产工艺。
现有技术中用作餐具的硅橡胶把手,它的主要成份有硅橡胶、气相、白碳黑、滑石粉等。其中的滑石粉重量是硅橡胶重量的1/6倍左右,经对现有技术中的餐具用硅橡胶把手的性能测试,其中的拉伸强度(公斤/厘米)<40,伸长率(%)<230,永久变形(%)<6,易开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配方工艺,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它的成份包括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气相白碳黑、翔基硅油、酸二五、氰氧化铝、氧化锌,其特征是各成份所占总重量的比分别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0.7331,气相白碳黑0.0703、翔基硅油0.0586,酸二五0.0088,氰氧化铝0.1173、氧化锌0.0117。
生产工艺步骤分(1)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占总重量的73.31%,取气相白碳黑占总重量的7.03%,混合均匀;(2)加入翔基硅油占总重量的5.86%、氰氧化铝占总重量的11.73%、氧化锌占总重量的1.17%,经搅拌混合后入炼胶机内混炼2小时,温度设在常温状态;(3)将混炼后的胶卷成一卷一卷的;(4)将成卷状的混炼胶设在恒温箱内烘2小时,温度在140-155℃,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5)经冷却过的混炼胶放入炼胶机内和占总重量0.88%的酸二五混炼25分钟,温度设在常温状态;(6)出片,厚度在5-7mm,为半成品;(7)将半成品放入预置的餐具用硅橡胶把手的模具内,该模具是设在平板硫化机上,加温,温度控制在160℃左右,恒温15分钟,成型后出模为成品;(8)对成品修剪,修剪后再放入烘箱内进行二次处理,温度在190-200℃,恒温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9)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无毒、无味,耐高温(>200℃),阻燃,材质不易开裂。
实施例:
1、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型号110-2生胶)12.5kg,气相白碳黑(型号-4)1.2kg,混合均匀,再加入翔基硅油(型号209)1kg、氰氧化铝(牙膏级)2kg、氧化锌0.2kg,混合后入炼胶机(又称塑炼机)内在常温下混炼2小时;
2、将混炼后的胶卷成一卷一卷的;
3、将成卷状的混炼胶设在恒温箱内,烘2小时,它的温度控制在150℃,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4、将冷却过的混炼胶放入炼胶机内和0.15kg的酸二五(双二五)混炼25分钟,温度设在常温,然后出片,其厚度6mm,为半成品;
5、将上述的半成品放入餐具硅橡胶把手的模具内,该模具放在平板硫化机上,加温,温度设在160℃,恒温15分钟,自然成型,成型后出模,为成品;
6、对成品进行修剪,再放入烘箱内进行第二次处理,烘箱温度为190℃,恒温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7、包装。
经检测,拉伸强度(公斤/厘米)>40,伸长率(%)>250,永久变形(%)<5,耐高温(>200℃),无毒、无味、阻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阴春,未经王阴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饭卷”快餐食品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商品电子防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