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烃合成燃气制造系统及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6117181.2 | 申请日: | 199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7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殷安平;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福平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23K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燃气 制造 系统 工艺 | ||
1、一种轻烃合成燃气制造系统,具有气化装置(31)及混气装置(32),气化装置(31)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混气装置(3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贮液罐(1)、中间罐(2)、贮气罐(4)及不活泼气体钢瓶(6);
贮液罐(1)具有进液口(11)、出液口(12)、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进液口(11)为液态轻烃进液口;出液口(12)为液态轻烃出液口,出液口(12)处密闭固定的出液管(12-1)位于贮液罐(1)的罐体内,且出液管(12-1)的进液管口位于罐体内的下部;
中间罐(2)设有进液口(21)、出液口(22);进液口(21)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贮液罐(1)的出液口(12)相连通;
气化装置(31)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1)的介质进口(31-1)为低压蒸汽进气口,介质出口(31-2)为冷凝水出水口,物料进口(31-3)为轻烃进液口,物料出口(31-4)为轻烃出气口,轻烃进液口(31-3)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中间罐(2)的出液口(22)相连通;
混气装置(32)为文丘里管,文丘里管(32)的流体输入口(32-1)为轻烃气进口,引入口(32-2)为空气进口,流体输出口(32-3)为混合气出口;文丘里管(32)的轻烃气进口(32-1)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热交换器(31)的轻烃出气口(31-4)相连;
贮气罐(4)为低压湿式浮顶贮气罐,贮气罐(4)的进气口(41)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文丘里管(32)的混合气出口(32-3)相连通,贮气罐(4)的出气口(42)是可与燃气输送管网相连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烃合成燃气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具有低压蒸汽供汽设备(5);
贮液罐(1)的进液口(11)处密闭固定的进液管(11-1)位于贮液罐(1)的罐体内,且进液管(11-1)的管口位于罐体内的上部;贮液罐(1)还设有排污口(15),排污口(15)处密闭固定有通向贮液罐(1)内底部的积液槽(16)的排污管(15-1);进气口(13)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钢瓶(6)相连通;
中间罐(2)还设有进气口(23)和出气口(24),进气口(23)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钢瓶(6)相连通,出气口(24)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贮气罐(4)相连通;
作为气化装置(31)的热交换器为列管式热交换器或盘管式热交换器,其介质进口(31-1)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低压蒸汽供汽设备(5)的蒸汽输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烃合成燃气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低压蒸汽供汽设备(5)为低压蒸汽燃气锅炉;其燃料气进口通过阀门及连接管与贮气罐(4)的出气口(42)相连通;不活泼气体钢瓶(6)为氮气钢瓶;贮液罐(1)设在地面下;热交换器(31)为列管式热交换器;气化装置(31)和混气装置(32)作为两个部件组合成一台设备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轻烃合成燃气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贮液罐(1)有2只,可供贮存分子量不同的轻烃使用,2只贮液罐(1)通过各自的阀门及连接管与同一只中间罐(2)相连通。
5、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烃合成燃气制造系统制备合成燃气的工艺,具有气化、混气工序,其特征在于,由碳五液体和液化石油气作为轻烃液体同时使用,主要工序为:
贮液;将轻烃液体置于贮液罐(1)中;
液体准备;将轻液体由贮液罐(1)输至中间罐(2);
气化;经热交换器(31)的介质进口(31-1)向热交换器(31)输送低压蒸汽,然后连续将轻烃液体由中间罐(2)经热交换器(31)的物料进口(31-1)输入热交换气化器(31),由热介质提供热量进行加热气化,气化的轻烃气体由物料出口(31-4)输至文丘里管(32);
混气;轻烃气体经文丘里管(32)的轻烃气进口(32-1)进入文丘里管(32)中,空气经文丘里管(32)的空气进口(32-2)进入管中而与轻烃气体混合,混合气从文丘里管(32)的混合气出口(32-3)输出;
贮气;混合气经贮气罐(4)的进气口(41)进入贮气罐(4)中,以备管网输送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福平,未经殷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1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盒状容器传输贮存装置
- 下一篇:对旋式气缸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