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丙烯酸甲酯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17838.8 申请日: 1996-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69894C 公开(公告)日: 2001-08-22
发明(设计)人: 刘昭铁;张家琪;杨先贵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07C67/347 分类号: C07C67/347;C07C69/54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一红
地址: 610041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丙烯酸 方法
【说明书】:

丙烯酸甲酯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单体。它易与其它单体发生共聚产生具有不同优良性能和用途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已被用于制造涂料、纺织助剂、粘合剂、分散剂、絮凝剂、增稠剂、贮水剂等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化工、纺织、皮革、造纸、食品和采油等领域。

丙烯酸首先由Josoph Redten bach[J.Ann.47,125(1843)]在1843年以丙烯醛为原料,在氧化银存在下氧化而获得。由于当时对其性能了解不够,长期未受到重视。直到1901年Otto Rohm发现了丙烯酸及其酯的聚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从此,才开始探索用于工业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的方法,使丙烯酸及其酯的应用和生产得到很快发展。

1927年德国Rohm&Haas发明了经氰乙醇合成丙烯酸及其酯的工业方法[Kirk 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cal Technology”2nd ed.vol.l p286]。1953年Reppe发明了以羰基镍为催化剂、乙炔、一氧化碳、水或醇直接合成丙烯酸或酯[Jusfus Leibigs Ann.Der chemie 582,1,1953],由于羰基镍的毒性,劳动保护不易解决。后经BASF公司改进,以溴化镍为催化剂,但反应压力较高。乙炔在高压下时较危险,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1958年美国Celanese和BFGoodriech公司用丙内酯法建成丙烯酸生产装置,60年代,丙烯直接氧化经丙烯醛生产丙烯酸开发成功[Chem.Tech.June P350-355(1973);Kroli kowski.W.Soc.Plastic Eng.1031 sept.1964],使丙烯酸及其酯的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由于氰化物和丙内酯的毒性,氰乙醇法和丙内酯法在工业上已不再使用。现在生产丙烯酸酯的主要方法为丙烯氧化法和乙炔与CO、水、醇羰基化法两种。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丙烯酸甲酯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催化体系及新的合成路线来满足具有不同原料优势的地区,增加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乙炔和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甲酯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有机溶剂中,以乙炔、甲酸甲酯(MF)为原料,甲酸甲酯与乙炔摩尔比为0.1~20∶1,在催化剂,助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为120~240℃,压力为1.0~10.0MPa时一步合成丙烯酸甲酯。

采用的有机溶剂有单一型和混合型,主要为二甲基甲酰胺(DMF)、丙酮、甲苯、甲醇、苯、四氢呋喃、氯仿、碘仿。其用量与甲酸甲酯所用量的体积比为1~5∶1。有机溶剂能溶解部分乙炔。保证在低压条件下,乙炔有较高的浓度,加快反应的进行。

乙炔在体系中的气相压力低于1.5MPa。反应压力对反应物的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保持反应体系压力在1.0~10.0MPa范围内,需要加入稀释气体,我们选用N2、空气、水蒸汽、CO、H2。其用量与所用乙炔的体积比为0.1~10∶1,以确保反应在合适的压力下进行。

主催化剂为Ni(CH3COO)2[简写为Ni(OAc)2]、NiBr2、NiI2、NiSO4、Ni(NO3)2、PdCl2、CoCl2、RuCl3、RhCl3,其用量为甲酸甲酯所用重量的1.0~10%;助催化剂为NaI、KI、CH3I、CuSO4,其用量与主催化剂用量的摩尔比为1~15∶1。

此催化体系具有多功能作用,一方面催化甲酸甲酯分解成CO和甲醇,另一方面催化乙炔同CO、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使乙炔与甲酸甲酯一步合成丙烯酸甲酯,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