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字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8764.6 | 申请日: | 199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777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文征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征北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平,王俊 |
地址: | 71000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汉字编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编码方法
目前,汉字编码方法种类繁多,但大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或不足,人为定义的规则一般较多,因而要熟记大量的规则、字根等,学习困难,学后不经常使用,就会把学习时的强制规则再度遗忘;取码过程一般较复杂,不易掌握;汉字与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合理,不易见字生码;使用者一般须经专门训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取码过程极简单,易掌握,只需理解,无需强记,可见字生码,见码衍字,即学即用,重码率极低的汉字编码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米达到:
一种汉字编码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
1)将汉字的笔划特征、图形或其拆解所得到的部分作为字根;
2)按图形相近原则,将字根归纳、划分为八个类别;
3)按各类别的特征,根据汉字笔划及其组合特征再将每个类别分为四种字根型,共得到八组三十二个字根型;
4)将英文大写字母和汉字字根型按形、音意或其拆解的图形的特征相近原则相互对应,得到汉字字根型的字根码;
5)根据汉字所含字根型的位数确定编码规则,按编码规则取足字根码,按汉字书写顺序规则排列之,再与汉字的首位音码结合,则得到汉字编码。
本发明的八个类别的特征分别可为①分散笔划的汇集方法;②横笔划位置;③竖笔划位置;④挡于竖笔划端头的横或斜笔划的位置;⑤两笔划交叉的形状及位置;⑥带勾笔划的形状及钩的方向;⑦三面封闭形结构及开口方向;⑧两笔划交叉的方法及位置。
本发明的三十二个字根型的特征分别为:1)横、竖笔划与其它笔划构成的合成块;2)两个分散笔划构成的合成块;3)三个分散笔划构成的合成块;4)四个分散笔划或多转弯笔划构成的合成块,5)单横笔划穿过二个或多个竖向笔划;6)左右两侧的笔划相同或相对;7)“提”笔划或直角封闭框内有单横笔划;8)封闭框中含二横或多横笔划;9)单竖笔划穿过二个或多个横向笔划;10)“双人旁”部首;11)封闭框中带竖笔划、笔划外具有大封闭框或“点”笔划;12)“撇”笔划或框左带撇、竖笔划的框;13)竖笔划的上端头挡有横笔划;14)“撇”笔划与一横笔划或竖笔划相连;15)竖笔划的下端头挡有横笔划或斜笔划;16)竖笔的上端头挡有横笔划,下端头挡有横笔划或斜向笔划;17)直角封闭框;18)斜角封闭框;19)封闭框左边一笔为竖向笔划,封闭框右下角有“捺”状笔划;20)横向和竖向两笔划在左上或左下形成夹角;21)竖向笔划下端带左钩;22)具有竖弯钩、斜钩、心钩或竖右钩笔划;23)具有“撇”笔划和竖弯钩、斜钩或竖钩笔划;24)“撇”笔划与横、弯钩或弧钩笔划相交;25)封闭框外有开口;26)开口框内有横、竖或撇笔划;27)具有上开口、下开口或上下开口;28)具有左开口、右开口或左右开口,29)“木”字与其它笔划交叉;30)两条竖向笔划与横向笔划交叉;31)两笔划相交成叉;32)“人”字与其它笔划交叉。
本发明根据汉字所含字根型位数确定编码的规则,其单字的字码编码规则是:具有一位字根型的单码字,取足全部字根的字根码;具有二位字根型的二码字,取足头尾字根的字根码;所述单码字和二码字,取一次首位音码为常用字,一次首位音码置于字根码之最前或之最后,取二次首位音码为次常用字,二次首位音码为字码的最尾码;具有三位字根型的三码字,取足一、二、三字根的字根码,再取首位音码,该首位音码置于字根码之最前或之最后;具有至少三位字根型的多码字,先取足一、二字根的字根码后,再取该字末尾字根的字根码,最后再取首位音码,该首位音码置于字根码之最前,或之最后;词组的词码编码规则是:词组第一个字按单字编码规则取字码;第二个字按单字编码规则取该字的首位字根的字根码和首位音码,该首位音码位置按第一个字字码中的一次首位音码位置规律设置;第三个及之后的字,依次只取字的首位音码。
本发明的二码、三码或多码字,按汉字笔划特征、图形或其拆解所得到的部分,其单点、有横笔划支撑的单撇均省略,字根重复则仅取一次根。
本发明的字根、类别、字根型特征、字根码的对应关系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征北,未经文征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8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