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全自动空气调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6119172.4 | 申请日: | 199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806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匡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匡国 |
主分类号: | B60H1/26 | 分类号: | B60H1/26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晓颖 |
地址: | 51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通 运输工具 全自动 空气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空气调节机构,尤其是用于汽车、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空气调节机构。
目前的交通运输工具,例如:汽车、火车、轮船等进行空气调节一般采用空调设备或通过窗户形成空气流动进行调节,对于使用空调设备,由于处于封闭环境,时间长了载客空间的空气易混浊,影响乘客的健康,而且能耗大,对于使用窗户进行调节,如遇到沙土路、雨天、冬天等恶劣气候和路况,也由于必须将窗户紧闭而造成载客空间的空气污浊,同时由于热气凝聚而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水汽积聚,影响视线,造成驾驶员前方视线模糊,不利于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全自动空气调节机构,不用电子电器和复杂机械结构的设备即可实现载客空间的空气交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交通运输工具的载客空间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与排气通道相接,排气通道置于载客空间外,排气通道另一端与大气相通。
全自动空气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不需任何动力带动,由于空气阻力所带来的能源消耗极微,并且没有传动机械和电力机械,只有制造费用,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机械损耗的成本,换气效果显著,由于车厢内空气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将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给行车视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载客车辆和载货车辆的驾驶室。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给乘坐交通工具的人们和驾驶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气空间,对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极为有利。
2.清除微小浮尘(灰尘),避免浮尘被乘客吸入呼吸道而引起不适。
3.汽车顶部架起的排气通道,起到隔热作用。
4.有利于行车安全(由于机械送风对驾驶人员的面部会产生一定的麻痹作用,降低反应能力,本发明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5.节省燃料的消耗和机械维修的费用。
附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1(b)为附图1(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附图3(b)为风勺结构示意图。
附图3(c)为风泵结构示意图。
如图1(a),在交通运输工具的载客空间上,设置有排气孔(1),排气孔(1)与排气通道(2)相接,排气通道(2)置于载客空间外,排气通道(2)另一端与大气相通。
如图1(b),排气通道(2)通过支架(3)固定在外壳(4)内。
如图2,为使用在载客大客车上的全自动空气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排气通道(2)设在车顶上,与车厢相接的排气孔(1)与排气通道(2)相通,排气通道(2)的另一端(5)与大气相通。当车辆向前行驶时,排气通道(2)尾部形成的负压将车厢内的空气“吸出”,实现自动换气的目的。为了避免行进的汽车停车时灰尘进入车厢内,在尾部可设置一块挡尘板。
如图3(a)、图3(b)、图3(c)为使用风勺的全自动空气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排气通道(2)设在车顶上,与车厢相接的排气孔(1)与排气通道(2)相通,排气通道(2)的另一端,接通离心风泵(6),离心风泵(6)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离心风泵(6)有一轴,轴上装有风勺(7),风勺(7)装在车外。
当车辆运行时风勺正面迎风助力大,背面迎风阻力小,风匀就按一定的方向旋转,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当叶轮转动超过排风口时,泵体形成真空,产生吸力,当叶轮旋转列进风口对把空气吸入,叶轮再旋列排风口时,在泵轴旋转时产生的离心率作用下,把空气排出,只要车辆不停,风泵就会不断地把车辆内的空气吸入和排放大气层中,车速越快排气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匡国,未经吴匡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铝压配管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节水型气控冲洗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