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光束钇铝石榴石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96119606.8 | 申请日: | 199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佳;朱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091;H01S3/16;H01S3/23 |
代理公司: | 华中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为国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石榴石 激光器 | ||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激光技术应用领域,为一种双光束钇铝石榴石(YAG)激光器,(以下简称:“YAG激光器”),所形成的产品可用于高科技激光医疗器械之中。
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技术已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大部分医用激光器只是利用激光的“光热作用”,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和汽化。而可见光波段的激光可与生物组织产生“光化学反应”,进而能够诊断和治疗癌症。这种“光动力学疗法”已被医学专家所重视和关注。
国际上研究固体激光器的权威W.Koechner教授在所著的《Solid-State Laser Engineering》(固体激光工程)一书中,描述了固体激光器的泵浦方法,激光器的聚光腔通常采用单灯单棒和双灯单棒以及多灯单棒的配置方式。这种方式的光能转换效率不高,棒受灯直接照射的部分较小,而聚光腔对泵浦光的吸收和挡光面积较大,并且激光器只是以单光束方式运转,若要得到两个波长的双光束输出,必须采用两台不同的激光器。据美国出版的《激光集锦》(Laser Focus)杂志报导,美国Schwarz电光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1-2-3的激光器,该激光器通过更换激光介质、聚光腔和反射镜来实现波长在1微米、2微米、3微米处的单光束输出。但操作手续烦琐,运用不方便,并且没有采用倍频技术,激光波长都处于近红外范围,只是利用了激光的“光热作用”,而对于利用可见光波段激光的“光化学效应”来进行“光动力学疗法”,该激光器是不能胜任的。
另外,还有一种采用在光路上置换光学元件的方法,来实现基频光和倍频光的交替输出,但该方法要求的机械加工精度很高,很容易破坏谐振腔的振荡条件,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也只能以单光束方式运转,单波长分时输出,输出功率稳定性差,重复精度低,难于在商业上获成功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产品和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一台YAG激光器上实现可见与近红外两个波段的激光运转性和双光束输出,并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实行同时输出和切换输出。以制造出性能稳定的双波长、双光束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
本发明所述的双光束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的构成原理是:利用单灯双棒可变形的聚光腔结构,全封闭的光路系统和腔内倍频的光学隔离元件,在聚光腔内,泵浦灯的两侧配置可移出或插入的反光板,当插入一块反光板时,可使一灯一棒组合成一个聚光腔,可将双光束双波长激光切换成单光束激光输出,当去掉反光板时,可同时输出双光束和两个波长的激光。
此外,本发明技术在可控硅激光电源主电路中,采取单相整流后可控硅两端跨接电阻的结构方式。使在单相整流后,可控硅不导通时,仍能维持泵浦灯的弧光状态;导通时该电阻可以使泵浦灯上的电压,电流波形平滑,减少泵浦灯的电流冲击和电极溅射。
本发明所述的双光束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的主要构成为:由聚光腔、谐振腔和可控硅激光电源组成,在双椭圆聚焦腔1内,设置有一只泵浦灯2,两只钇铝石榴石(YAG)激光棒3,泵浦灯2安置在双椭圆的公共焦点上,钇铝石榴石激光棒3安置在双椭圆的另外两个焦点上;其中由激光输出镜4、激光全反镜5和一只钇铝石榴石激光棒3,构成一个基频光学谐振腔;由倍频激光输出镜6、激光倍频晶体7、光学隔离镜8、Q开关元件9、全反镜10和另一只钇铝石榴石激光棒3,构成一个腔内倍频光学谐振腔。在泵浦灯2的两侧,配置有可移出或插入的反光板11,所说的反光板11可在泵浦灯2的左边或者右边移出或插入。
所说的激光输出镜4、激光全反镜5、倍频激光输出镜6和全反镜10的光学波段为0.3微米~3.0微米。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技术,在可控硅激光电源主电路中的可控硅的两端跨接有电阻。
本发明所说的双光束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具有如下效果:
1.采用单灯双棒聚光腔,其聚光效率高于传统的双灯单棒和单灯单棒聚光腔。
2.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在一台激光电源和器件中,仅用移动反光板的方法就可实现两个波长、双光束激光的同时输出和切换输出,操作方便。采用全封闭光路系统可有效地保护光学元件,防尘防潮,保证激光器能长期稳定运转。
3.可控硅激光电源中,在单相整流后将可控硅两端跨接电阻的方法,是在激光电源电路设计上进行的重大改进,淘汰了传统的电容、电感滤波技术,使在可控硅不导通时,仍能维持泵浦灯的弧光状态;导通时可使灯上的电压,电流波形平滑,减少了灯的电流冲击和电极溅射。保证了弧光预燃状态的稳定,大大延长了国产泵浦灯的使用寿命。
4.在激光倍频光路中采用光学隔离镜,对增大倍频激光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