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肤粉刺霜无效
申请号: | 96119719.6 | 申请日: | 199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洪国 |
主分类号: | A61K31/57 | 分类号: | A61K31/57;A61K9/0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疗肤性化妆品,特别是一种可换肤治疗粉刺的换肤粉刺霜。“粉刺”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称痤疮、“青春蕾”、“青春痘”等,是毛囊、皮脂腺慢性严重性疾病患。若处理不当或患重型痤疮,则常迁延难愈或留下疤痕、色素沉着,影响容颜。其发病原因与皮脂的分泌有密切关系。在雄性激素作用下,皮脂腺肥大,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细胞大量增生繁殖。常见的粉刺外用药或化妆品,大多采用酒精和一些带刺激性抗生素制成,疗效较差。痤疮继发严重感染,有的青年爱美心切,常用手或毛巾弄破表皮。凡处理不当的感染性粉刺,局部会形成持时较久的紫红色隆起疤痕与色素沉着。如挤压,造成局部严重感染则会留下永久性疤痕。因此,粉刺的防治一直是医学和美容界公认的最常见又是最难处理的皮肤病之一,同时也是困绕广大青年的讨厌病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治疗面部粉刺,又能预防粉刺的发生和发展,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生粉刺留下的疤痕和色素沉着的疗肤性化妆品—换肤粉刺霜。
所述换肤粉刺霜,以果酸(Alph Hydroxy Acid)、壬二酸、维甲酸和硬脂酸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分水相与油相两部分,包含植物油、外用药物、抗生素、激素、以及防腐剂、抗氧剂等主要组份,其特征在于:
a.在100克所述换肤粉刺霜中,油相部分成份及配方是:
硬脂酸 10~14%
单硬脂酸甘油 0.8~1.0%
十六醇 1.0%
白油 1.0%
壬二酸 0.6~1.0%
维甲酸 0.1~0.2%
地塞米松 0.08~0.1%
氯霉素 0.2~0.5%
在100克所述换肤粉刺霜中,水相部分成份及配方是:
甘油 4~6%
果酸 10~16%
苛性纳 0.5%
三乙醇胺 0.5%防腐剂适量,精制水加至100克b.所述换肤粉刺霜按如下工艺流程制备:水相部分→混合→加热
↓
乳化→均质化→冷却→贮藏→灌装→成品
↑
油相部分→混合→加热
壬二酸、维甲酸是皮肤科临床最常使用的外用药,果酸是90年代才使用的一种天然有机酸。采用三种酸性药物组方,均具有使皮肤角质细胞粘连性减弱,使过多堆积的角质细胞脱落的功效。国内外皮肤科学者(如美国皮肤科教授VanScott以及我们的临床观察研究)一般认为:在雄性激素作用下,粉刺的产生与皮肤粘度增加,角质增厚,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配方中加有抗生素和激素,既能剥脱形成炎症,开放引流,又具有杀菌功能。临床上我们多用于粉刺的预防、治疗和消除因粉刺留下的疤痕和色素。粉刺治好后,皮肤同时也会变得光滑、白嫩。
以前述组份为基础,适当调整其成份配方,可配制成粉刺霜“B”。粉刺霜“B”主要使用熊果苷和抗生素,它们对皮肤无刺激性,可当作护肤品长期使用,预防和巩固治疗,防止粉刺复发。换肤粉刺霜主要是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一般使用一周,粉刺可基本控制,一月左右治愈达86%。对于经常长粉刺的患者,可长期使用,达到疗肤美肤之功效。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壬二酸、维甲酸、果酸均具有使角质细胞粘连性减弱的作用,从而使已死亡的角质细胞脱落,随着表皮的脱落,使感染的粉刺形成开放引流,防止了过去用物理的方法穿破、挤压而留下的疤痕和色素,又可防止积压的感染括散。
2.因换肤粉刺霜内含有抗生素和激素,表皮脱落粉刺开放引流后,抗生素可直接杀灭粉刺中的细菌,有利于粉刺的治愈。
3.换肤粉刺霜因其PH值在4左右,这种酸性化妆品常在皮肤表皮上形成一层乳酸膜,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可预防粉刺和预防治愈后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洪国,未经苏洪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