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强和色温可控的频闪光度调节器无效
申请号: | 96120167.3 | 申请日: | 199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32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金政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政夫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温 可控 闪光 调节器 | ||
1.一种光强和色温分别可控的频闪光度调节器,包括:
一个具有两个二倍电压整流电路(11、12)的四倍电压整流电路(1),用于根据输入电压的幅度将输入电压整流成二倍或四倍的DC电压,并将整流后的输入电压分别施加到频闪放电管(ST1,ST2,ST3)上;
一个高压发生电路(5),通过相应的触发线圈(LT)高压提供给频闪放电管(ST1,ST2,ST3)的各个触发端(Tr);
一个第一光强控制电路(13),连结在接地端(GND)和四倍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之间,并连结到频闪放电管(ST1,ST3)的阳极(Ad);
一个第二光强控制电路(13a),连结在接地极(GND)和四倍整流电路(1)的输出端之间,并连结到频闪放电管(ST2,ST3)的个各阳极(Ad)上;
一个色温控制单元14,有一个与电源的连结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频闪光度调节器,上述第一光强控制电路(13)包括电容器(C10、C11),此电容器连结在位于四倍电压整流电路(1)的输出端(X)和接地端(GND)之间的第一串联配置中;多组串联相接的电容(C12,C13;C14,C15;C16C17),这些串联组分别与第一串联组(C10,C11)并联;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节点(a,b;b,c;c,d)之间的二极管(D11,D12,D13);一个具有分别与相应的节点(a,b,c,d)联接的触点(②③④⑤)的旋转开关(R/S);一个通过各个数字显示器(DG1,DG2)连结到频闪放电管(ST1,ST2)的阳极的触点(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闪光度调节器,上述第二光强控制电路(13a)包括电容器(C10′C11′),此电容器连结在位于四倍电压整流电路(1)的接地极(GND)和输出端(X)之间的第二配置中;多组串联相接的电容(C12′,C13′;C14′C15′;C16′,C17′),这些串联组分别与上述第二串联电容组(C10′,C11′)并联;分别连结在对应的节点(a′,b′;b′,c′c′,d′)之间的二极管(D11′,D12′,D13′);一个具有分别与对应的节点(a′,b′,c′,d′)连结的触点(②.③,④,⑤)的旋转开关(R/S);一个通过各个数字显示器(DG2,DG3)连结到频闪放电管(ST1,ST3)的阳极的触点(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闪光度调节器,其中所述的色温控制单元(14)包括一个旋转开关(R/S2),其触点(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别接到相应电阻(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的一端,触点(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经一个数字显示器(DG4)接到电源端,触点(①)经继电器(RY6)、电阻(R6)及二极管(D5)接地。
5.根据前面的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频闪光度调节器,还包括一个模拟灯(16),用于在拍照之前指示频闪放电管(ST1,ST2,ST3)的光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频闪光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模拟灯单元(16)包括模拟灯(M1,M2,M3),这些模拟灯具有一个分别与频闪放电管(ST1,ST2,ST3)的阴极连结的端,还包括旋转开关(R/sa,R/sd,R/sc),具有与光度调整器(15)的输出端(OUT)连结的触点(①),还包括连结在上述模拟灯(M1,M2,M3)的另一端连结的触点(②,③,④,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政夫,未经金政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1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真系统中集中接收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乘客输送机的踏板防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