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口疮散无效
申请号: | 96120287.4 | 申请日: | 1996-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佩洲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复发 口疮 | ||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组合物,自拟名为口疮散,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上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病变。发病率高、缠绵难愈,约20%的人群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受到该病侵袭(1),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复发性口疮的治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大多是临床报道,中医治疗辫证论治复杂、且分型也不规范,不便于临床应用;西医用激素、抗免疫剂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副作用大,又易引起激素反馈。所以目前中西医都尚无高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由过敏反应、病毒感染、内分泌障碍或胃肠功能紊乱所致(2)。复发诱因与消化不良、便秘、蛔虫症、失眠疲劳、精神紧张、月经周期、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锌缺乏等因素有关。目前免疫学研究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指出机体的免疫状态与口腔溃疡的复发有密切关系(3)。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侵入的病毒抗原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成异种抗原、从而激发产生自身抗体所致(4)。本发明人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消化不良、精神紧张、失眠疲劳是主要的诱发因素,约70%的患者有内分泌障碍及胃肠功能紊乱表现,有明显的心脾肾阴虚证候。正如《寿世保元·口舌》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又如《圣济总录》云:“胃气虚、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现代病理研究认为,“阴虚”、“虚火”,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与交感神经病理性兴奋有密切关系;与内分泌腺特别是甲状腺机能紊乱(5)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有关;与核酸、糖、蛋白质、脂质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素乱有关(6)。本发明人根据中医学“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足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的理论,结合本病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耗气伤阴,以致心脾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灼津为痰,痰湿火热内结伤膜而成本痛、以及“热毒生疮”的认识。认为“阴虚”与“火热”是复发性口疮的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之症候。本发明人认为,本病病因复杂,临床难以辩认,而病因之间又相互影响;对本病的治疗,应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局部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的原则出发,调整整体机能,进行“标”、“本”同治。
本发明人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于1984年发现玄参、生地、知母用盐炒炮制后对治疗复发性口疮有特殊疗效,在此基础上对方药不断进行筛选,自拟名为口疮散应用于临床,自1988元月至1996年7月经对262例复发性口疮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口疮散治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7.33%,经本发明人查检近10年的有关文献,未见治则和组方与本发明相同的。与目前公认的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较好的药物,左旋咪唑治愈率18.33%,总有效率68.33%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口疮散疗效明显高于左旋咪唑和其它药物。属国内首创,疗效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佩洲,未经李佩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相环误差抑制电路和方法
- 下一篇:工程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