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钢堆积性优良的高铬多元合金铸钢无效
申请号: | 96120577.6 | 申请日: | 199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1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姚书典;吴建中;符寒光;许军;李志萍;孙力;王旭午;应承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家驹,周淑昌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积 优良 多元 合金 铸钢 | ||
1.一种抗钢堆积性的高铬多元合金铸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为:C0.3~1.5%,Cr5~15%,Si0.5~1.5%,Mn0.5~1.5%,Mo0.3~1.5%,Ni0.5~1.5%,P≤0.05%,S≤0.05%,Ti0.2~0.4%,Ce0.03~0.20%,La0.02~0.10%,Fe为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铬多元合金铸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完全退火工艺,保温温度为870~910℃,保温时间为4+0.5Qhr,其中Q为装炉吨量,以≤15~20℃/hr速率炉冷至770°±10℃,并保温2~6hr,然后空冷,退火后的硬度为HB210~250,其淬火温度为870~1120℃,淬火加热保温时间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t=a·K·D式中,t-保温时间(min),a-保温时间系数(min/mm)0.65~0.85,K-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0.65~0.85,D-工件有效厚度(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淬火,回火后进行精加工的合金铸钢工件利用精加工工序进行表面预氧化处理,切削刀具选择机夹复合陶瓷刀片,切削速度≤110m/min,进刀量0.1~0.5mm/转,切削深度1~2mm,同步喷适量水雾,水雾量大小以工件表面得到蓝灰色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5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承金属带双辊式连铸设备的侧壁的装置
- 下一篇:显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