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6120613.6 | 申请日: | 199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23 |
发明(设计)人: | 恽友兰;周春江;金茂筑;陈国平;林建民;杨洪友;苏本渭;谢皓;翟英智;贾哲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A01G7/00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统 麦田 套种 玉米 高产 耕作 技术 | ||
1、一种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包括播前种子处理、播种、田间耕作机械运行设计、田间管理、防虫、防鼠、机械收获,其特征在于控制玉米种子延迟发芽技术,用热熔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包裹种子,玉米苗种矮壮技术;在玉米种子涂高分子材料之前,采用植物生长剂多效唑处理玉米种子;套种玉米选用晚熟类型、丰产性、抗粗缩病、苗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田间机械采用小麦不等距窄带与套种玉米不等距宽带种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包裹种子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乙丙橡胶热熔性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或数种加工成膜,加入十氢萘、四氢萘、石蜡、地蜡、凡士林、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作溶剂或稀释剂。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玉米苗种矮壮技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300ppm浸种10~15分种,取出风干。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玉米苗种矮壮技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1000~1500ppm拌种,拌后风干。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田间机械采用小麦不等距窄带与套种玉米不等距宽带种植,普通24行15cm等行距小麦播种机,按播种开沟器一端排序,将第2.8.12.16.22播种开沟器向左移动5cm,将第3.9.13.17.23播种开沟器向右移动5cm,形成第2-3,8-9,12-13,16-17,22-23播种开沟器之间小麦行距调整为25cm,作为套播玉米播种行,套种玉米则形成60-90-60-60-90-60cm不等行距宽带种植,套播玉米播种使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5行行距为60-90-60-60-90-60cm不等行距专用玉米套播机播种,拖拉机轮胎行走于玉米播幅中60-60cm套种玉米行中,机收小麦时使用佳木斯产“1065”康拜因收获,康拜因轮胎行走于套播玉米的两个90cm宽行之间,康拜因要求备有麦秸粉碎和抛散装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田间机械采用小麦不等距窄带与套种玉米不等距宽带种植,普通24行15cm等行距小麦播种机,按播种开沟器一端排序,将第1.3.9.13.17.23播种开沟器向右移动5cm,上述开沟器与相邻左边开沟器之间即形成20cm行距做为套种玉米行。套种玉米则形成60-90-60-60-90-60cm不等行距,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专用玉米套播机播种玉米,收割小麦时使用佳木斯产“1065”康拜因收获。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田间机械采用小麦不等距窄带与套种玉米不等距宽带种植,普通24行15cm等行距小麦播种机,从左算起将第2.8.12.16.22开沟器摘掉或控制不排种子,同时将第24开沟器也按上述处理,将这一侧的划印器长度在原有基础上缩短15cm,套种玉米则形成45-90-60-60-90-45cm不等行距,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专用玉米套播机播种玉米,收割小麦时使用佳木斯产“1065”康拜因收获。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技术,其特征在于田间机械采用小麦不等距窄带与套种玉米不等距宽带种植,普通小麦宽行距(行距20cm)播种机播种小麦,小麦行距20cm,套种玉米为60-80-40-60-40-80-60cm不等行距;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专用玉米套播机播种玉米,收割小麦时使用佳木斯产“1065”康拜因收获,其它大型收割机,根据套种玉米行距调整轮距,也可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业局,未经北京市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6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