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轮机发电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6121371.X | 申请日: | 199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0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福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F02C3/04 | 分类号: | F02C3/04;F02C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发电 设备 | ||
1.一种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将压缩机与燃气涡轮机按操作关系彼此串联地设置在一根公共轴上,具有将燃料加入来自压缩机的高压空气中从而生成燃烧气体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并将在该燃气轮机燃烧器中生成的燃烧气体送到上述燃气涡轮机中,通过膨胀作功而获得动力,其特征在于:该燃气轮机发电设备还带有沿着收容在上述燃气轮机燃烧器壳体中的内筒部的外周一侧设置的冷却通路部及将该冷却通路部内的冷却空气进行循环的循环通路,该循环通路分别包括:平衡上述燃气轮机燃烧器壳体内的压力并将上述冷却通路部中的冷却空气送到上述循环通路中的均压头部,将从该均压头部排出的冷却空气进行再冷却的热交换部以及将再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反送到上述冷却通路部进行循环流动的鼓风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收容于燃气轮机燃烧器壳体中的内筒部外周一侧而设置的冷却通路部,是设置在上述内筒部以及过渡部分中的至少一方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收容于燃气轮机燃烧器壳体中的内筒部上,贯穿设置有将冷却通路部的冷却空气和壳体中的高压空气呈薄膜状导向的薄膜冷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均压头部由密闭室构成,并分别带有:将该密闭室的一侧与燃气轮机燃烧器的壳体相连通的均压配管,与沿着内筒部的外周侧所设的冷却通路部相连通的冷却空气管,将该冷却空气管的冷却空气送到循环通路的出口部,以及将上述密闭室形成分隔室的透口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供给热交换部的冷却媒体是蒸汽轮机发电设备的冷凝给水、海水、燃料以及来自其它设备的冷却水中的任何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热交换部分别带有将作为冷却媒体的冷凝给水自蒸汽轮机发电设备中导出的供给管和把上述作为冷却媒体的冷凝给水加温并返回上述蒸汽轮机发电设备中的回收管。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内筒部外周侧的冷却通路部分别带有入口室和出口室,该入口室和出口室通过具有喷口部的分隔板分隔,另一方面,入口室和出口室的每一个上均分别带有岐管。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内筒部外周侧的冷却通路部分别带有入口室和出口室,该入口室和出口室通过分隔板分隔开,形成反转冷却通路,另一方面,入口室和出口室的每一个上均分别带有岐管。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内筒部外周侧的冷却通路部,在内筒部的壁面上设置有促进紊流的紊流促进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紊流促进体有选择地使用肋条或者翅片中的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冷却通路部上的肋条或者翅片沿着冷却空气的气流形成树状,由主干片和分枝片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通路部由根据内筒部的伸缩移动而运动的伸缩部件构成,在其一端侧设置有可自由进退的密封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鼓风机部由用于平衡均压头部压力的密闭室构成,在密闭室中收容有鼓风机。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燃气涡轮机发电设备带有沿着收容在上述燃气轮机燃烧器壳体中内筒部的外周一侧设置的冷却通路部以及将该冷却通路部内的冷却空气进行循环的循环通路,该循环通路分别包括:平衡上述燃气轮机燃烧器壳体内的压力并将上述冷却通路部中的冷却空气送到上述循环通路中的均压头部,将从该均压头部排出的冷却空气进行再冷却的热交换部,以及将再冷却后的冷却空气返送到上述冷却通路部进行循环流动的鼓风机部,另一方面,在上述壳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根据壳体内的压力变动使上述送风机部动作的函数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13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