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21471.6 | 申请日: | 199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芹泽启之;石田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装置,它在车灯透镜中不会产生局部的高温区,且可容易地设计透镜阶面。
图11是现有的车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车灯装置a包括一个反射镜b,光源c,以及位于这些部件前方的透镜d(假定车灯装置的照射方向向前)。
在图中,″L-L″表示反射镜b的主光轴。光源c的光发射中心位于主光轴L-L上。在由光源c发出的光中,射向反射镜b的光被从其反射面反射后向前发射,然后主要由在透镜d上形成的透镜阶面e沿水平方向散射。
若把屏幕SCN置于车灯装置a的前方而和车灯装置离开一足够距离并设置一条由包括主光轴L-L的垂直平面和屏幕SCN相交形成的线(在图中该线用点N表示),来自位于图中包括主光轴L-L的垂直平面左方的反射镜b的部分bl的反射光沿光路f所示的路径传播而照到位于点N的右边的屏幕SCN的一个范围上(图中用“AR”表示)。与此相反,来自位于图中包括主光轴L-L的垂直平面右方的反射镜b的部分br的反射光沿光路g所示的路径传播而照到位于点N的左边的屏幕SCN的一个范围上(图中用“AL”表示)。
在上述的车灯装置a中,反射镜b的反射面和屏幕SCN上辐射范围的对应关系相对于包括反射镜b的主光轴的垂直平面呈反向关系。因此,这种车灯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反射光趋于集中在透镜d的中央部位。
下面进行具体说明。来自反射镜b的部分bl和br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和主光轴L-L相交,并分别照到相对于点N位置相反的范围AR和AL上。因而,光被集中于主光轴L-L附近的透镜d的范围h上,使温度局部升高。因此,若透镜d是用树脂材料制造的,局部温升使透镜d热变形或局部熔化。若透镜d是用玻璃材料制造的,当用手误接触其表面时可因高温而被烫伤。
在透镜d的区域h的透镜阶面必须设计成使其可以控制来自反射镜b的两部分bl和br的反射光线f和g。因此,为满足光分布要求,要控制两种照射光线,这给透镜的设计带来困难。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在车灯透镜中产生局部高温区域,并有利于透镜上形成的透镜阶面的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灯装置按下述方式构成。来自反射区域的全部反射光分别位于相对于包括反射镜的主光轴的把反射镜分为两个部分的垂直平面的两侧,或者来自反射区域一部分的反射光沿相对于反射镜的主光轴偏斜而不和包括反射镜的主光轴的垂直平面交叉的方向传播,并且当透镜被包括反射镜的主光轴的垂直平面分成两个部分时,所述反射光由在透镜部分中形成的透镜阶面透射,所述透镜部分分别和反射区域或反射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
因此,按照本发明,来自反射区域或该区域的一部分的反射光不会集中地通过透镜的某个区域,而是分散地通过整个透镜。
图1是本发明的车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回转抛物面的回转轴的倾斜后的情况;
图3示出了灯罩的支撑部分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图4是车灯装置的纵截面图,它和图5至图10一起用来表示本发明的
实施例;
图5是车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6是拆去透镜的车灯装置的透视图,它被部分地剖开;
图7为一正视图,表示透镜拆下后的状态;
图8是灯体的正视图;
图9是放大的灯罩的侧视图;
图10示出反射区和由反射区投射的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11是现有技术的车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概略示出本发明的车灯装置的结构。该车灯装置包括反射镜2,光源3和透镜4。
在图中,“L-L”表示反射镜2的主光轴。光源3的光发射中心F基本上位于主光轴L-L上。可用白炽灯或放电灯作为光源3。若使用白炽灯,例如假定灯丝的理想形状为圆柱形,并使其中心轴线垂直于主光轴L-L或沿主光轴L-L延伸。若使用放电灯,弯月形弧面的端部设置在主光轴L-L上或其附近,弧面的发光中心被设置在略高于主光轴L-L处。实际上,光源具有一定的大小。因此,一般地说,反射镜2的焦点或参考点并不总是和发光中心F重合。
透镜4设置在反射镜2的前方(假定车灯装置1的照射方向指向前方)。透镜阶面形成在透镜4中,它具有主要沿水平方向散光的作用。通过使反射镜2反射的光经透镜阶面5的作用后向前发射,形成车灯装置的光分布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1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