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感光材料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6121943.2 | 申请日: | 199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37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山河慎吾;荒河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C1/74 | 分类号: | G03C1/7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其灏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感光材料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感光材料的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涂布前立即将疏水的感光添加剂的亲水胶体分散体系加到卤化银乳剂中并将两者混合的工艺。
一般说来,疏水感光添加剂通过水包油的方法分散到亲水胶体水溶液中,在水包油分散方法中,疏水感光添加剂加热助溶于沸点为175℃或更高的高沸点有机溶剂或沸点为120℃或更低的低沸点有机溶剂中,或者溶于这种高沸点和低沸点有机溶剂共存的混合溶剂中,由此得到的溶液在有如表面活性剂等乳化剂存在下时,精细地分散到明胶或类似物的亲水胶体水溶液中。
这样制得的精细分散体系不稳定。在老化贮存中颗粒生长增加了平均颗粒尺寸,引起感光性能的损坏,或形成粗颗粒,或疏水添加剂的结晶化常常在涂布表面形成点状缺陷。
为克服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多方尝试。例如,如JP-A-60-168141(这里“JP-A”代表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和JP-B-59-31689(这里“JP-B”代表“审定日本专利”)等所描述的对乳化剂的改进;以及JP-A-57-53227,JP-A-55-129136等所描述的对分散工艺的改进;和JP-B-58-25260,JP-A-56-19049等所描述的对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改进,以稳定精细分散体系,但是这些尝试都不能带来充分的效果。
而且,JP-A-63-296046公开了将具有颗粒结构的成分剂的分散体系在涂布前立即和卤化银乳剂混合以克服涂布缺陷。
尽管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由于将分散后的成色剂的卤化银乳剂混合后的钝化老化使得细分散体系不稳定,但对和卤化银乳剂接触前的分散体系自身或对不能和卤化银乳化剂混和的添加剂分散体系本身来说抗钝化老化的稳定化问题依然未能解决。
在一种涂布前立即将疏水添加剂如成色剂的分散体系加到卤化银乳剂中的体系中,少量产品和多品种产品的生产线将疏水添加剂贮存于分散体系的状态中在成本上很有利。这种贮存导致了混合前所述的分散体系本身的钝化老化延长,结果,类似的颗粒聚集成粗颗粒被送入混合和涂布步骤,在涂布的表面形成点状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感光材料的工艺,其中疏水感光添加剂的亲水胶体分散体系的钝化老化形成的粗颗粒消失而不会形成涂布缺陷。
在含疏水感光添加剂的卤化银乳剂连续加到运转的支持体的生产感光材料的工艺中,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工艺来完成,该工艺包括用动态混合分散装置将所述疏水感光添加剂的亲水胶体分散体系不断分散,将这样分散后的亲水胶体分散体系加到卤化银乳剂中将两者混合;之后立即开始涂布。
进一步,通过使用动态混合分散装置制得的亲水胶体分散体穿过消泡器消泡,然后再加入卤化银卤剂中并用静态搅拌器将两者混合能更有效地实现上述目的。
用静态混合器将亲水胶体分散体系和卤化银乳剂混合能更显著地实现上述目的。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生产感光材料的工艺的梗概。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图中,可以借助于输送装置2将除去疏水感光添加剂的分散体系之外的涂布液从进料器1经过滤器3和将涂布液消泡的消泡器4送入涂布器11中。
而疏水感光添加剂的分散体系从进料器5(也可用作所述分散体系的制备装置)连续地送入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中。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包括流通管和混合分散用旋转器。该旋转器和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的内壁的间隙优选地为1mm或更小,特别优选地为0.8mm或更小,该旋转器的圆周线速度为从3到20m/s,特别优选的从5到15m/s。任何商业上可得的串联型混合分散器都能用作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
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用于将直径为10μm或更大的粗颗粒粉碎,而对占绝对优势的直径为1μm或更小的颗粒基本上没有用。
由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的旋转器提供了粉碎动力的分散体系有时会含小泡。当然含这种泡的涂布液会形成针孔状缺陷。因此所述的分散体系在运送装置7的帮助下经过滤器8被送入消泡器9中。
这种分散体系的消泡器9既可以和用于非所述分散体系的溶液的消泡器4为同一种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消泡器。在感光材料的生产中,可以使用如JP-A-52-119576,JP-A-53-76164和JP-A-59-156405所描述的超声波消泡器。为避免由于钝化老化破坏分散体系和有效地除去动态混合分散装置6中形成的气泡,最好在加压条件下采用密封型超声波消泡器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公司,未经富士胶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1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 下一篇:分体式空调器和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