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物半导体热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22179.8 | 申请日: | 199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51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康健;杨文;张昭;王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C7/00 | 分类号: | H01C7/00;H01C7/02;H01C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新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半导体 热敏 电阻器 制造 方法 | ||
1.氧化物半导体热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热敏电阻是以钴、锰、镍、铁的硝酸盐或醋酸盐为原料,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材料粉体,加入乳化剂OP进入清洗,然后将粉体进行分解、研磨、预烧,再进行预成型,冷等静压高湿烧结制成;原材料各组份配比为(摩尔百分比%)
钴35-40 锰30-40 镍12-16 铁2-6
2.氧化物半导体热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为:以分析纯(摩尔百分比%)钴35-40、锰30-40、镍12-16、铁2-6的硝酸盐或醋酸盐为原材料,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材料粉体的沉淀液,沉淀液为浓度1M的钴、锰、镍、铁盐溶液,在剧烈的搅拌下,将沉淀剂均匀加入沉淀液中,然后在沉淀液中加入乳化剂OP,沉淀完成后反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清洗交对溶液进行超声处理,烘干,磨细,预烧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氧化物半导体热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剂浓度为1.5-2M的碳酸氢铵溶液,沉淀剂的加入量为沉淀液的2-2.5倍(容量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物半导体热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乳化剂OP的加入量1%(重量),在材料烘干、磨细后,先在400-500℃热分解5-10小时,经过研磨后再在650-800℃进行预烧结,将材料预成型为φ50mm左右柱体后进行冷等静压,压强为2.0-3.5T/cm2,然后在1180-1200℃烧结2小时,升降温度控制在1-1.5℃/分钟,再进行切片、两面涂烧AgPd电极、划片,即为芯片,然后再将芯片采用按玻封工艺玻封,温度控制在650-700℃范围内,玻封时间控制在25分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21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