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22489.4 | 申请日: | 199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梶并顺;冈本勋;大曾根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柴油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00 | 分类号: | F16H59/00;B60K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变速器 离合器 装置 | ||
本发明与半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有关,该离合器装置能对所使用的机械式离合器随时进行自动或人工的操作控制。
在现有技术中,只在起动时用手动操作所使用的机械式离合器,而运行中由计算机控制离合器操作的半自动变速器已是公知的了。
以下,参照图4说明这种变速器,在该变速器中,操作离合器用的离合器增力机构11具有接通双联单向阀17的第1空气管路14和第2空气管路16。并且,第1空气管路14是利用操作离合器踏板12使离合器主油缸21通过油压管路21a供油,利用油压打开油压控制开闭阀21b,从而使来自空气源20的空气进入离合器增力机构11的动力缸13的。而第2空气管路16是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电磁阀15使来自空气源20的空气进入离合器增力机构11的,与离合器踏板12的操作无关。
像上述这类第1空气管路14和第2空气管路16,经过双联单向阀17使来自进口处的高压侧(使空气管路14或16接通的)压力空气经过出口管路19和空气管路18进入离合器增力机构11的动力缸13,再经过杆24使操作离合器的外杆23动作,进而对离合器进行操作,这类的结构是比较普遍的。
而图4中的符号22表示的是行程传感器,符号25表示的是杆。
所谓的双联单向阀、由图16表示了其概要。双联单向阀17具有2个进口、即进口17-I1、17-I2和1个出口、即出口17-0。并且,在双联单向阀17内的空间17-S中装配着活塞阀17-V。
在图16中,当活塞阀17-V位于进口17-I2侧(图16的右侧)时(图示状态),进口17-I1侧的流路I1-R开启,而进口17-I2侧的流路12-R被活塞阀17-V阻塞。因此,这时,进口17-11和出口17-0连通。
当活塞阀17-V移动到进口17-I1侧(图16的左侧)时,进口17-I1侧的流路I1-R被活塞阀17-V阻塞,这时,进口17-12和出口17-0连通。活塞阀是在进口17-I1和17-I2的空气压力差的作用下,自高压侧向与高压侧相对的低压侧进口移动的。而就活塞本身而言,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铁系材料。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双联单向阀17和离合器增力机构11,如图4所示,是被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的,因此就产生了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安装第1空气管路14、第2空气管路16和出口管路18的配管问题。
也就是说,在车辆的总布置上,在给配管留出所需的空间的同时,还必须将其它的部件的配置不与配管发生干涉,因此使结构布置复杂。而且,由于结构复杂,使作业性(安装作业)恶化,从而容易产生安装的质量问题。
还有,由于设置了双联单向阀、第1及第2空气管路、出口管路,从而使半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整体的重量增加。这种重量的增加是与近年来追求的降低车辆的成本、不增加车重而增加车辆的载重量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活塞阀是用铁系材料制造的,因此其重量重。这样就不能讲自动控制系的双联单向阀的灵敏度必定是十分理想的了。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布置在车辆上、不产生空气泄漏、安装作业性良好、有高灵敏度的双联单向阀的半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
在图1表示的本发明的半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离合器增力机构的动力缸的后端部固定着托板,被固定在该托板上的双联单向阀的出口通过O形环及O形环位置确定件与动力缸后端部的管道接通,双联单向阀一方的进口通过管接头安装着空气管道,在该空气管道的管接头的相反侧的端部通过O形环及O形环位置确定件与离合器增力机构的上阀体连接,上述的空气管道是与离合器增力机构的轴心线平行配置的直管。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半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装置,由于在离合器增力机构的动力缸的后端部固定着托板,在该托板上固定着双联单向阀,所以双联单向阀是直接安装在离合器增力机构上的,不必将其安装在另外的位置上。
并且,由于双联单向阀的出口是通过O形环及O形环位置确定套管与动力缸接通的,所以,位置确定套管的安装方向与双联单向阀的出口的安装方向是相同的,因此使安装作业能容易地进行,由于能在安装方向中自由地设定间隙尺寸,所以能进行正确地安装,因此能提高作业效率及制品的质量。
另外,由于利用操作离合器踏板供给空气时,是利用与离合器增力机构的轴心线平行配置的直空气管道供给空气的,而利用电磁阀供给空气时,是直接与双联单向阀的另一方的进口接通的,因此,结构非常紧凑,可靠性也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柴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柴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2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