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无效
申请号: | 96123107.6 | 申请日: | 199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河原田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29/50 | 分类号: | H01J29/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昭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阴极射线 管用 电子枪 | ||
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用于产生受配置在管外的偏转装置作用而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偏转的、对荧光屏进行扫描的电子束,该电子枪具有:由阴极和在从该阴极到荧光屏的方向上依序配置的控制栅极及屏栅极构成的3极部,以及使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束聚焦的多个栅极构成的主透镜部;形成该主透镜部的栅极由在从阴极到荧光屏的方向上依序配置的至少是第1、第2、第3、第4栅极和最后栅极构成;在该第1、第3栅极上加上一定的聚焦电压,在第4栅极上加上述聚焦电压与随电子束偏转量变化的电压迭加的动态电压,在第2栅极上加上与形成3极部的任一栅极的电压大致相同的电压,并且在第3栅极与第4栅极的相对的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形成随电子束的偏转量而变化的四极子透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栅极与所述第1栅极之间配置着连接于所述第4栅极的辅助栅极,该辅助栅极与所述第1栅极的相对的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形成根据电子束的偏转量而变化的四极子透镜的装置,
所述第1栅极上对应3个阴极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较小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所述第3、第4栅极上对应3个阴极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3个电子束通过孔,所述辅助栅极上对应于3个阴极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以垂直方向为长轴的纵长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
2.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用于产生受配置在管外的偏转装置作用而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偏转的、对荧光屏进行扫描的电子束,该电子枪具有:由阴极和在从该阴极到荧光屏的方向上依序配置的控制栅极及屏栅极构成的3极部,以及使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束聚焦的多个栅极构成的主透镜部;形成该主透镜部的栅极由在从阴极到荧光屏的方向上依序配置的至少是第1、第2、第3、第4栅极和最后栅极构成,在该第3栅极上加上一定的聚焦电压,在第1、第4栅极上加上上述聚焦电压与随电子束的偏转量变化的电压迭压的动态电压,在第2栅极上加上与形成3极部的任一栅极的电压大致相同的电压,并且在第3栅极与第4栅极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形成随电子束的偏转量而变化的四极子透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屏栅极与所述第1栅极之间配置与所述第3栅极连接的辅助栅极,在该辅助栅极与所述第1栅极的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形成随电子束的偏转量而变化的四极子的装置,
所述第1栅极上对应3个阴极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较小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所述第3、第4栅极上对应3个阴极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3个电子束通过孔,所述辅助栅极上对应于3个阴极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以垂直方向为长轴的纵长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
3.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用于产生受配置在管外的偏转装置作用而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偏转的、对荧光屏进行扫描的电子束,该电子枪具有:由阴极和在从该阴极管到荧光屏的方向上依序配置的控制栅极及屏栅极构成的3极部,以及使阴极发射的电子束聚焦的多个栅极构成的主透镜部;形成该主透镜部的栅极由在从阴极到荧光屏的方向上依序配置的至少是第1、第2、第3、第4栅极和最后栅极构成;在所述第2、第4栅极加上随电子束的偏转量同步变化的电压,由所述第1、第2栅极形成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发散,在垂直方向上会聚的第1四极子透镜,由所述第3、第4栅极形成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会聚,在垂直方向上发散的第2四极子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第3栅极之间配置辅助栅极,在这第2、第3栅极之间形成在水平方向上对电子束的会聚作用比在垂直方向上对电子束的会聚作用强的电子透镜,
所述辅助栅极由电压源加以约6~8kV的直流电压,第3栅极上由电压源加以由上述约6~8kV的直流电压Vf和随电子束的偏转量而增加的抛物线状电压Vd叠加而成的动态电压(Vf+Vd),又在所述第1、第3栅极上加以一定的聚焦电压,
在电子束受到偏转时,由所述第1、第2栅极形成的第1四极子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的发散作用与由所述第2、第3栅极形成的电子透镜在水平方向上的会聚作用成互相抵消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栅极有3个电子束通过孔,所述电子束通过孔是以垂直方向为长轴的纵向长的3个电子束通过孔在水平方向上成一列配置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31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