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样阀无效
申请号: | 96123258.7 | 申请日: | 199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六三郎;喜多川信宏;家次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00 | 分类号: | G01N1/00;A61J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 ||
1.一种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备有:
具有接触面、配置成固定状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
具有接触面、在该接触面与固定元件的接触面呈面接触的状态下可动的至少一个可动元件;
容纳固定元件和可动元件、分别固定地和可动地保持它们的壳体;
推压容纳保持在壳体内的固定元件和可动元件、使它们的接触面相互紧密地面接触的推压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
固定元件为一个,是圆盘形,具有圆形接触面和与其相连的周壁面;
可动元件为一个,是圆盘形,具有圆形接触面和与其相连的周壁面;
壳体是圆筒形,具有用内面与固定元件的周壁面和可动元件的周壁面接触的周壁;
可动元件和固定元件同轴地容纳保持在壳体内;
可动元件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
固定元件为二个,都是圆盘形,都具有一个圆形接触面和与其相连的周壁面;
可动元件为一个,是圆盘形,具有两个圆形接触面和与其相连的周壁面,被两个固定元件挟持着,
壳体是圆筒形,具有用内面与固定元件的周壁面和可动元件的周壁面接触的周壁;
可动元件和固定元件同轴地容纳保持在壳体内;
可动元件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通过与设在壳体周壁内面上的嵌合部嵌合而配置成固定状。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推压部件由固定在壳体上的帽和弹性体构成,该弹性体配置在靠近该帽的固定元件与帽之间并将该固定元件推压在可动元件上。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周壁内面具有按照各元件的容纳顺序直径逐段增大的保持部。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可动元件的周壁中的靠近接触面的部分,做成为与固定元件的接触面和壳的周壁面都不接触的倒角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元件的中心部设置从外部导入试样用的导入用通路,在另一个元件的中心部设置将试样向外部排出用的排出用通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固定或可动元件的中心部设置从外部导入试样用的导入用通路,在另一个固定或可动元件的中心部设置将试样向外部排出用的排出用通路。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固定元件上设置导入用通路;
在另一个固定元件上设置排出用通路;
在可动元件上离开中心部的部位设置定量对已导入试样进行定量的定量用通路;
还设有用于连络导入用通路与定量用通路的导入侧连络用通路和用于连络定量用通路与排出用通路的排出侧连络用通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
导入侧连络用通路成凹状地设在一个固定元件的接触面上;
排出侧连络用通路成凹状地设在另一个固定元件的接触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在各元件上设有包围试样流路的清洗用通路。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在相互接触的两个元件中的一个元件的接触面上,设有能与另一个元件的接触面呈面接触的台部和以包围该台部的状态能存留清洗液的池部。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固定元件中的一方固定元件的中心部,设置从外部导入清洗液的清洗液导入用通路;
在可动元件的两个接触面上都设置台部和池部;
在两个固定元件中另一方固定元件的中心部,设置将清洗液向外部排出用的清洗液排出用通路;
一方的池部与清洗液导入用通路连通,另一方的池部与清洗液排出用通路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样阀,其特征在于,
在可动元件上设置对已导入试样进行定量的定量用通路;
该定量用通路的一端在一方的台部上开口,另一端在另一方台部上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未经希森美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32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转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绝缘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