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具有多种可电离成分的可电离气体混合物的寻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123453.9 | 申请日: | 199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6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K·J·伊尔希辛;P·C·马丁;T·S·布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克特朗尼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K1/16 | 分类号: | G21K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江雄,邹光新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具有 多种 电离 成分 气体 混合物 寻址 结构 | ||
1、一种用于模拟数据存储元件的寻址结构,包含:
一种气体混合物,包括一种气体介质,该气体介质含有作为可电离的气体介质的含有第一和第二可电离成分的气体混合物,该可电离成分的粒子的预定的电压可电离,而不会在可形成可断开的电连接的各导体之间引起不可控的击穿,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其特征在于,在它们由电离状态返回到非电离状态时,没有经历持续时间长于跃迁的亚稳态的亚稳态阶段,以及第二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其特征在于,当由电离状态返回到非电离状态时经历亚稳态阶段,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存在足够的数量,以便当气体介质由电离状态返回到非电离状态时,降低在处于亚稳态的第二可电离成分的粒子之间产生二次电离的碰撞的几率,借此,降低使可电离气体介质由电离状态返回非电离状态所需的时间;
一种电离装置,用以使可电离气体介质出现电离状态,借此实现数据存储元件和电参考电极之间的电连接;以及
一种用于使可电离气体介质由电离状态返回到非电离状态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第一种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其特征在于阈值电离电位不大于约30电子伏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所占的比例为气体混合物的大约0.01%到2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包括由基本上由氢和氮组成的组合中所取的一种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第二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包括电离电位约大于4电子伏特的惰性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第二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包含由基本上由锂、氖、氦、氪和氩组成的组合中所取的一种惰性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还包含一连通气体混合物的容器,当容器被加热时,由该容器将气体混合物中的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配给到气体混合物中,使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在气体混合物中的构成比例约在0.01%到20.0%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还包含一连通气体混合物的容器,当容器被打开时,由该容器将气体混合物中的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配给到气体混合物中,使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在气体混合物的构成的比例维持在0.01%到20.0%之间。
9、如果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还包含连通包含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的气体混合物的容器,其中维持该容器使气体混合物处在均衡的蒸气压力之下,使得第一可电离成分的粒子在气体混合物的构成比例约在0.01%到20.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的可电离气体介质还包含预定数量的以碰撞方式结合的电离粒子,并且其中使电离装置能够让可电离气体介质保持电离状态的步骤还包含产生处于激发状态的可电离气体介质的原子态粒子,这种激发状态产生与以碰撞方式结合的电离粒子的离子-原子式粒子碰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可电离的气体介质还包含预定数量的含的碳的以碰撞方式结合的电离的粒子,并且其中使电离装置能够让可电离气体介质保留电离状态的步骤还包括产生处于激发状态的可电离气体介质的原子态粒子,这种激发状态产生与以碰撞方式结合的电离粒子的离子-原子式粒子碰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的可电离气体介质还包含预定数量的以碰撞方式结合的电离粒子,这些粒子是由基本上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甲烷组成的组合中所取的含碳化合物,以及由含碳表面蒸发的碳蒸汽,以及其中使电离装置能让可电离气体介质保持电离状态的步骤还包含产生处于激发状态的可电离气体介质的原子态粒子,这种激发状态产生与按碰撞方式结合的电离粒子的离子-原子式粒子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克特朗尼克公司,未经特克特朗尼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34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力不平衡装置-永动机
- 下一篇:丙烯腈纤维的纺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