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成形品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90249.3 | 申请日: | 199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石户谷胜则;高石稔;大川内道広;岩本英之;中上策好;田中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乐克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20 | 分类号: | B29C43/20;B29C43/18;B29C43/34;B29C43/36;B29C43/52;//B29K10504;2300;10520;B29L31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永奎,严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成形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门装饰材料、车辆内装饰材料、房屋内装饰材料和家具外装饰材料等的多层成形品,尤其涉及具有柔感外表面的多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这种多层成形品中有车门装饰材料,其结构是以按给定形状形成的木质类或树脂类材料为基材,隔以发泡层,然后再覆盖表皮层。
为了制造这种车门装饰材料,例如图15所示,首先在多孔性木质类基材表面,喷涂粘接剂,将干燥后的木质基材1放在真空成形模具5之上。然后在预先用柔软的合成树脂制成薄片状的表皮层2b的内表面上粘接柔软的片状发泡材料层2a,得到表皮材2。利用固定框3固定表皮材2的四周,利用远红外线加热器对表皮材进行加热,使其软化后,向下移动与基材1和真空成形模具5的上侧外周部分接触。在真空成形模具5上设置的吸引管路6加上来自真空源7的负压。通过从吸引管路6引出的许多细管6a以及多孔性基材1,使表皮材2被吸引至与基材1的表面全面粘接。将粘接了表皮材2的基材1从真空成形模具5卸下后,留有一定宽度,然后切除表皮材2的外周多余部分。留下的表皮材2的外周边部分卷入基材1的外缘内侧后与之粘接。至此,完成了车门装饰材料的制作。
在以往这种制造方法中,由于使用了粘接剂,导致操作环境恶化,而且操作工序复杂。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改进方法是:将由发泡层叠合制成的表皮材放入模具内,注入作为基材的熔融树脂,然后压缩成形。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操作环境,操作工序也有所简化,但成形时由于热和压力的作用而损伤表层材,使表层材出现皱纹、凹凸和麻点等外观问题。
另外,上述两种方法都要求预先制好表皮材,这种表皮材是由分别成形的片状发泡层和表皮层粘接而成,因而必须有成形装置和粘接装置。成形后要切除表层材的多余部分,表皮材的外周部要卷入基材外缘的内侧后再与之粘接。这样将增加一系列制造装置和制造工序的数量,增大制造成本。可以说这类问题的改进,仍不充分。另外,表层材的周围不仅要固定,还要能够完全覆盖基材,因此需要相当的面积,从而增多了修剪切除的边角料,成本上不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外观及弹性均佳的多层成形品的低成本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由柔软的薄表层材、柔软的发泡中间层以及基材组成的多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表层材的表皮熔融树脂层、形成中间层的中间熔融树脂层以及形成基材的基材熔融树脂层通过挤压机模头挤压成片状后,按照基材熔融树脂层接触下方模具的状态供料后,进行压缩成形。
本发明最好是,表皮熔融树脂层由热塑性弹性体组成,中间熔融树脂层由含有发泡剂的、乙烯与至少是自由基聚合性酸酐共聚而成的乙烯类共聚物组成,基材熔融树脂层由烯烃类树脂组成;表皮熔融树脂层的热塑性弹性体为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和/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在温度230℃、负荷2.16kg时它的熔体流动指数为0.1-200g/10分,肖氏硬度A在50~96范围内。
本发明可以将表皮熔融树脂层、中间熔融树脂层以及基材熔融树脂层在挤压机模头内部叠合后挤压成多层片状。也可以将基材熔融树脂层通过挤压机模头挤压成形,将表皮熔融树脂层和中间熔融树脂层在挤压机模头内部叠合,挤压成多层片状后,再叠放在基材熔融树脂层上进行供料。或者,将中间熔融树脂层和基材熔融树脂层在挤压机模头内部叠合,挤压成多层片状,通过挤压机模头将表皮熔融树脂层挤压成形后,叠放在中间熔融树脂层和基材树脂层之上进行供料。
本发明中,中间熔融树脂层指的是从在挤压机内的熔融到压缩成形后的固化这一过程中发泡形成的材料。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作为同样的多层成形品制造方法,本发明还具有下面的特征:将预先成形的基材放置在可加热的下方模具内,形成表层材的表皮熔融树脂层以及形成中间层的中间熔融树脂层从挤压机模头挤压成多层片状,使中间熔融树脂层与基材保持接触的状态下叠放后,闭合已加热的上方模具,使中间熔融树脂层发泡,然后使两个模具冷却。这里的基材以木质类材料为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乐克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亚乐克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0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