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水硬粘合料、粗钢、金属和/或合金例如铁铬合金或铁钒合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90680.4 | 申请日: | 199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发明(设计)人: | A·埃德林格;A·格森特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尔德班克财政格拉勒斯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1B3/04;C21B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章社杲 |
地址: | 瑞士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粘合 粗钢 金属 合金 例如 方法 | ||
1.一种用包含至少一种选自铬和钒的碱性钢渣生产至少一种选自水硬粘合料、粗钢、金属和合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混合液态碱性钢渣和至少一种选自高炉炉渣、电弧炉炉渣、炼钢生产的粉尘、金属废料或废物焚烧残渣的添加物以及降低粘性的酸性添加物,并形成渣混合物;
从渣混合物中沉淀出粗钢;
使处于第一还原阶段的渣混合物还原,使得渣混合物中的氧化铁含量低于5%(重量),高于1%(重量),并去除形成的金属铁;
使用比用于所述第一还原阶段的还原剂具有更高还原潜能的还原剂,使处于第二还原阶段的渣混合物进一步还原,去除形成的金属Cr或金属钒或其铁合金;
分离出水硬活性渣;
把水硬活性渣加工成水硬粘合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还原阶段的液态钢渣中的氧化铁含量保持大于2%(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还原反应器中进行的第一还原步骤的温度为1400~1600℃,进行至少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步骤包括混合碱性钢渣和至少所述酸性添加物,所述酸性添加物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含SiO2的添加物和含Al2O3的添加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还原阶段在具有至少一种选自焦炭、煤或合成燃气的碳载体的情况下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还原阶段在一铁熔池的上面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还原阶段中,氧是(1)通过铁熔池吹入渣熔池上,或(2)吹到渣熔池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还原阶段包括加入至少一种选自Ca、Al、Si和Fe的还原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还原阶段还包括将至少一种还原剂投配到铁熔池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还原阶段是在至少部分惰性的气氛中进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Cr和无V的渣用水淬凝成粒,并把无Cr和无V的渣加工成水硬活性粘合料或粘合料添加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步骤,酸性添加物以预热的状态加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还原阶段由电热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步骤是在铁熔池之上的还原反应器中进行的,并包括把石英砂或石灰加到还原反应器中出现的渣混合物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用金属熔池精炼钢,所述金属熔池是铁熔池,含有除铁之外的从第一还原步骤来的还原的金属。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渣混合物中液态钢渣的量在50%~70%(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步骤在铁熔池上的还原反应器中进行,一直操作直到渣量达到金属熔池的10%~20%(重量),所述金属熔池是铁熔池,含有除铁之外的还原的金属,于是生铁被精炼成钢,而生成铬渣、钒渣及其它合金元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形成的铬渣生产铁铬合金,所述铬渣在精炼生铁时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入废金属和碳化铁使精炼熔池冷却的步骤,所述精炼熔池是铁熔池。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所述液态钢渣和用于渣混合物的添加物,使它们彼此以液态混合并在可倾斜的转炉中混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二还原阶段的气氛不含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尔德班克财政格拉勒斯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霍尔德班克财政格拉勒斯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06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