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散热板的加热元件及该装置的装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91728.8 | 申请日: | 199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72574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发明(设计)人: | 亨利·加利乌;罗歇·沙伊希;阿兰·布尔丹;热拉尔·索德里-德赖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SEB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68 | 分类号: | H05B3/68;H05B3/5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加热 元件 装置 装配 方法 | ||
1.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电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散热板(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散热板(1)上的加热元件(4),所述装配方法具有以下阶段:
-将所述加热元件(4)布置在所述散热板(1)上;
-对所述装置进行热冲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它具有以下初步阶段:
-与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凹槽(3、3′)在至少一个散热板(1)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在所述冲压模(10)上进行预成形,
-与所述一个凹槽(3、3′)相对应的每个加热元件(4)布置在相应的散热板(1)上,所述加热元件的线路基本类似于相应凹槽的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装置还具有至少一个覆盖板(2;20),所述一个或若干加热元件(4)布置在所述散热板(1)和所述覆盖板(2)之间,所述装配方法具有以下阶段:
-所述加热元件(4)布置在所述散热板(1)和所述覆盖板(2)之间;
-对所述装置进行热冲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它具有以下初步阶段:
-与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凹槽(3、3′)在至少一个覆盖板(2)和/或散热板(1)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在所述冲压模(10)上进行预成形,
-与所述一个凹槽(3、3′)相对应的每个加热元件(4)布置在相应的覆盖板(2)和散热板(1)之间,所述加热元件的线路基本类似于相应凹槽(3、3′)的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在冲压作用下,所述散热板(1)的材料通过其蠕变至少局部地围绕所述加热元件(4)而进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在冲压作用下,所述散热板的材料布满加热元件(4)留下的凹槽(3、3′)的空缺部分,以便至少局部地围绕所述加热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凹槽(3、3′)成形成具有一种基本与相对应加热元件(4)的型面相应的形状。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在可使构成所述散热板(1)的材料进行最佳蠕变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热冲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蠕变温度为400℃至500℃,最好为455℃左右。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以最低250牛/平方毫米左右的压力进行所述热冲压。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以最低0.30米/秒的速度进行所述热冲压。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电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装置中至少两个构件在所述热冲压之前通过焊接(8)、胶接或嵌接进行预先定位或预先装配。
13.一种电热装置,它通过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获得,具有至少一个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板(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板上的加热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各种构件之间由一种紧密的机械连接加以保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热装置,其中,所述各种构件之间的紧密的机械连接是所述装置进行热冲压的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热装置,其中,所述电热装置还具有至少一个覆盖板(2;20),所述加热元件布置在所述覆盖板和散热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之一所述的电热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凹槽(3)在至少一个覆盖板(2)和/或散热板(1)的至少一部分上进行预成形,以便形成一种安放至少一个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截面的座槽,所述凹槽的线路基本相应于相应加热元件的线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热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密封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之一所述的电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板(1)是用铝合金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EB公司,未经SEB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1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