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逐个截面形成的三维物体的迅速再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91752.0 申请日: 1996-01-29
公开(公告)号: CN1172451A 公开(公告)日: 1998-02-04
发明(设计)人: 托马斯·A·阿尔姆奎斯特;查尔斯·W·赫尔;杰费里·S·泰尔;理查德·N·莱登;保罗·F·雅各布斯;丹尼斯·R·斯莫利 申请(专利权)人: 3D系统公司
主分类号: B29C67/00 分类号: B29C67/0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邵伟
地址: 美国加***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逐个 截面 形成 三维 物体 迅速
【说明书】: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称之为模型迅速制作(“RP&M”)、立体平板印刷或立体成象的技术领域,即逐个截面地制作三维物体。本发明特别涉及在一已形成的物体截面上生成一毗连的建筑材料层以便用该建筑材料层形成下一个物体截面。

背景技术

立体成象一般根据该物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其他三维图象按照计算机指令形成三维物体。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成象技术是美国专利Nos.4,575,330和5,184,307所述的立体平板印刷,这两个专利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材料包括在本申请中。下面是一立体平板印刷实施例的基本步骤:

1、在一CAD系统中设计出一三维物体后把该设计数据存储在一CAD文件中;

2、把该CAD文件中的数据编译成许多“薄片”,每一薄片代表该三维物体的一截面薄层;

3、把该CAD文件送到一立体平板印刷设备(“SLA”);

4、在一已形成的物体截面上涂上一层毗连的建筑材料以便形成下一个物体截面。该建筑材料层最好均匀涂成合适厚度,以便其后形成的物体截面满足公差要求;

5、在共同代表有待形成的物体截面的那些部位对该建筑材料层进行增效刺激而固化该建筑材料层或使之发生物理改变;

6、交替重复步骤4和5而相继形成各建筑材料层和物体截面直到形成该三维物体;以及

7、对新形成的物体进行后处理,例如除去粘在该物体上的多余建筑材料、再次对该物体进行增效刺激以确保建筑材料全部固化以及除去支撑物。

立体平板印刷的其他细节可见下列公告和专利,它们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材料包括在本申请中:

PCT Pub.#WO92/20505    PCT Pub.#WO91/06378

PCT Pub.#WO92/08200    JP Pat.A pp.#291647/1990

PCT Pub.#WO89/10256    US.Pat.5,059,359

PCT Pub.#WO89/10249    US.Pat.4,996,010

PCT Pub.#WO89/10254    US.Pat.4,999,143

PCT Pub.#WO89/10259    US.Pat.5,015,424

PCT Pub.#WO89/11085    US.Pat.5,058,988

PCT Pub.#WO89/10801    US.Pat.5,123,734

EPO Pub.#WO85/171069   US.Pat.5,059,021

JP Pub.#62-3596        US.Pat.5,184,307

PCT Pub.#WO90/03255    US.Pat.5,104,592

PCT Pub.#WO90/15674    US.Pat.5,143,663

US.Pat.5,182,056

US.Pat.5,130,064

US.Pat.5,174,931

US.Pat.5,096,530

US.Pat.5,141,680

US.Pat.5,192,469

US.Pat.5,321,622

US.Pat.5,182,715

US.Pat.5,234,636

US.Pat.5.238,639

US.Pat.5,256,340

US.Pat.5,182,055

一般使用在立体成象中的建筑材料呈液态,但在接受增效刺激时固化或起物理变化。液态便于在已形成的物体截面上涂覆毗连的建筑材料层并平整建筑材料层表面以便形成下一个物体截面。按照所使用的涂层技术,合适的材料包括热聚合树脂、光聚合树脂之类的可转变液体、两部分环氧树脂的第一部分、可烧结粉末、可粘接粉末或上述材料的组合等等。液体材料中可含有惰性填料。

可使用各种增效刺激,只要该建筑材料可对该增效刺激作出反应。这些增效刺激包括某些波长的电磁辐射,例如红外线辐射、可见光辐射和紫外线辐射。可使用的其他形式的增效刺激有施加于建筑材料上的粒子束、反应化合物,例如光引发剂、两部分环氧树脂的第二成分、粘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D系统公司,未经3D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1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