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91762.8 | 申请日: | 1996-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72554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发明(设计)人: | 阿托·赫塔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电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7/04 | 分类号: | H01P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频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和一根长度可调的导体,该导体包括一个第一端附在外壳上的外层导管和一个突出的调节元件,该元件在外层导管的第二个自由端可沿外层导管的中心轴方向调节,其调节手段为调节导体长度的调节装置。该调节元件由一种软性表面材料构成,其一端附在外层导管上,另一端附在调节装置上,此调节元件形成导体的自由端。
例如,根据在本申请申请时尚未公开的芬兰专利申请944,806的滤波器,包括一个与滤波器外壳相连的外层导管,在外层导管内部同轴配合的调节装置,以及在外层导管和调节装置末端之间配合的调节元件。当调节装置距外层导管的轴向距离改变时,该滤波器的频率也将改变。该调节元件包括一个附着在外层导管和调节装置末端之间的叠片或薄膜结构弯头。
这种类型的解决办法的最大问题在于这种调频方法是不精确的。调节装置一毫米的移动对应着滤波器2.6MHz的频率偏移。这意味着滤波器的频率很难手工调节到准确值。如果用一个步进电动机移动调节装置,则需要该步进电动机具有高的精确度以使滤波器能得到所需的频率。
在该引用申请的滤波器中,叠片或薄膜结构包括几个分离而相邻的薄片或薄膜,这些薄片或薄膜被弯成U型并相互连接到一个环形结构上,而且该叠片或薄膜结构附在外层导管和具有环形护圈的调节装置上,该环形护圈的周边为所述结构设有安装槽。这样调节元件的安装相当困难和复杂。
此外,从外层导管伸出的调节薄膜的末端并非与外层导管在同一条线上,而调节元件已从外层导管的线上垂直伸出。然而,其目的在于导体的长度,即在外层导管的自由端方向上的长度,可被调节。例如,如果滤波器也被调节以至于调节元件中弯曲最大的那部分形成尽可能小的一个角度,这样强应力直接加在调节元件上,在极端情况下调节元件就可能被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缺点并改进该装置。此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公开。
本发明的思想在于,附在调节装置上的调节元件的第二端的位置离外层导管的固定端较离导体的自由端更近。此结构的优点在于频率调节较现有技术方法更加准确的多。
本发明的方法将使滤波器频率的调节精确度远远优于现有技术方法。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调节装置移动一毫米对应滤波器的频率改变量仅有1.6MHz,而先前的频率改变量已达到2.6MHz。本发明更加精确的频率调节是基于,调节元件的移动量是现有技术方法中的一半。这一在频率调节上的根本改进意味着仅用手动便可轻而易举地将频率调到准确值。如果频率调节是自动的,即用一个步进电动机移动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若要得到相同的精确度,该步进电动机仅需要更小的精确度。通过用以调节导体长度的调节装置实现可调的调节元件附在调节装置和外层导管上,其附着方式为,调节元件以调节装置的所有移动值形成导体的自由端。这样,整个调节范围便可准确调节。
该调节元件包括薄板带,即附在调节装置上的薄片。这些薄片有益地被弯成U型,这样频率调节几乎是无摩擦的,并且这些薄片形成了导体的自由端。这些薄片还沿径向附着在调节装置上,这为薄片提供了良好的方向稳定性。如果这些薄片在横向上具有弯曲的形状,这些薄片的方向稳定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些薄片可由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制成,或者也可由塑料或其他类似材料制成,这将使滤波器更轻便,制造更经济。如果这些薄片由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这些薄片必须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涂层覆盖,因此导电性将得到改善,而这些薄片将成为长度可调的导体的一部分。
在下文中,本发明将通过根据附图的一个优先实施例得到更详尽的阐释,其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剖面图,
图2所示为从A方向观察到的图1中装置的一个叠片结构,
图3所示为有关调节装置移动的移动峰值,用它来调节本发明中叠片结构的频率。
图1所示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此范例中为自动可调,它包括一个附在外壳1内壁上的外层导管2,最好为铜制,在外层导管内同轴配合的调节装置3,最好为不胀钢,和一个软性调节元件4。该调节元件4的第一端附在外层导管2上,第二端附在调节装置3上,它最好由一种涂复的表面材料制成,并且调节元件4距外层导管2的自由端的轴向长度可通过调节装置3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电信公司,未经诺基亚电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1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
- 下一篇:具有湿汽传送区的一次性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