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润滑油无效
申请号: | 96192083.1 | 申请日: | 199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75973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11 |
发明(设计)人: | 细沼邦彦;内藤康司;伊森徹;中村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能源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41/12;C10M135/18;//C10N10∶12;30∶06;40∶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润滑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用润滑油组合物,如汽油汽车用发动机油。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长时间保持节省燃料效果的内燃机用润滑油。
从减少大气中被认为是使地球变暖的原因之一的CO2含量,以及资源保护的观点出发,除了如抗磨性、氧化稳定性、清洗性和分散性等性能外,还强烈要求汽油汽车用发动机油(下文简称为发动机油)具有低的燃料消耗量。
通常,发动机油由石油得到的精制矿物油或由合成润滑油,如α-烯烃低聚物和酯组成,其中加有各种添加剂,如清洗剂、分散剂、抗氧化剂、抗磨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了提高燃料效率,降低发动机油的粘度是有效的。但是,粘度越低越会增加边界润滑区,在某些情况下它会使摩擦增加。由于这一原因,最近开始将摩擦改进剂(FM)加到发动机油中,以便减少边界润滑区的摩擦。在摩擦改进剂中,有机金属添加剂比无灰添加剂如酯、胺和酰胺添加剂更有效。已知在这些有机金属添加剂中,有机钼化合物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和有机硫化二硫代磷酸氧钼(MoDTP)(译注:氧硫化钼复合盐)是十分有效的,如在日本专利未决公开No.3-23595中公开的。另据报导,MoDTC与二硫代磷酸锌(InDTP)一起使用可得到更高的减摩效果。
但是,发动机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伴有MoDTC的品质下降和消耗。所以,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新鲜的发动机油有低的燃料消耗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动机油的低燃料经济性会变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考虑在新鲜的油中增加MoDTC的加入量。此外,由于其中烷基较短的MoDTC的溶解性通常较低,所以增大加入量会降低贮存稳定性。另外,由于其中烷基较长的MoDTC的溶解性较高,但热阻较低,所以很难被长期使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内燃机用润滑油,甚至在长期使用后,它仍使摩擦损失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且不会导致由新方法制备的MoTDC在使用前产生沉淀,这样便抑制了MoDTC的沉淀与少量淤渣的出现,即使经过长期贮存之后其质量也不会变差。
经过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全力地进行研究,本发明人发现,使用预定数量的有特定结构的硫化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可明显延长低燃料消耗量的时间,同时甚至在长期使用和贮存后仍可稳定地被使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一种内燃机用润滑油,其中含有
(a)一种矿物油和/或一种合成润滑油作为基础油,
(b)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硫化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按钼(Mo)计算时,其数量为0.005~0.2%(重量);式中,R1代表含不少于14个碳原子的支链脂族烃基,R2~R4代表含不少于4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基。
在上述式(I)中,X1~X4代表氧原子或硫原子,并且可以相同或不同。
一种内燃机用润滑油,其中含有硫化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其中R1与R3为不少于14个碳原子的支链脂族烃基,R2与R4代表上述化学式(1)的脂族烃基,当按照钼(Mo)计算时,其数量为0.005~0.2%(重)。
一种内燃机用润滑油,其中含有
(a)作为基油的矿物油和/或合成润滑油,
(b)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硫化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其中R1代表在β-位具有支链并且不少于10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基,R2~R4代表具有少于4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基,当按钼(Mo)计算时,其数量为0.005~0.2%(重)。
一种内燃机用润滑油,其中含有硫化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其中R1与R3为不少于10个碳原子并且在β-位具有支链的脂族烃基,R2~R4代表上述化学式(1)具有少于4个碳的脂族烃基,当按照钼(Mo)计算时,其数量为0.005~0.2%(重)。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润滑油还含有以磷(P)计算的数量为0.01~0.2%(重)的二硫代磷酸锌。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润滑油还含有以硫(S)计算的数量为0.01~0.5%(重)的硫添加剂。
此外,本发明的内燃机用润滑油还含有0.2~5%(重)具有酯基的酚类抗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能源,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2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