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和/或聚脲氨酯的熔融纺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93085.3 | 申请日: | 1996-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G·肖尔;M·布雷乌尔;C·贝尔曼;D·勒曼;B·坦德勒;R·哈根;F·维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弗沙工业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70 | 分类号: | D01F6/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玺,温宏艳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聚脲氨酯 熔融 纺丝 方法 | ||
1.聚氨酯和/或聚脲氨酯熔融纺丝方法,其中由一种聚合二醇和一种有机二异氰酸酯制备预聚体,随后往该预聚体中加入一种凝胶和/或熔融助剂和扩链剂,其特征为:
a.在50~150℃制备预聚体,
b.随后降低温度5~50℃(5~50K),在液态下加入凝胶和/或熔融助剂,
c.把这种预聚体和扩链剂混合,搅拌,保持其熔融液体状态,
d.以熔融液体状态将这种预聚体通过挤压机,随温度升高,聚合反应在挤压机中进行,和
e.聚合物熔体经丝板纺出,形成聚氨酯和/或聚脲氨酯丝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在预聚体制备过程中方法步骤a,首先聚合二醇呈液态,然后将液态或熔融液体状态的有机二异氰酸酯组分在搅拌下加入进行混合,继续反应直到完全转化或几乎完全转化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二醇对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保持在1∶1.1到1∶1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掺入扩链剂(方法步骤c)并保持恒定熔体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扩链剂和/或助剂与凝胶和/或熔融助剂同时加入,或直接加到挤压机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方法步骤a,b,和/或c中,在预聚体中加入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滑润助剂,纺丝助剂,阻燃剂,颜料,染料,染色助剂或乳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操作在双螺杆挤压机中进行,双螺杆挤压机选定的尺寸规格和运行控制状况能使预聚物的聚合反应达到完全或几乎完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方法步骤c之后得到的预聚体立即以液态或固态,可再熔融状态保存和需要时通过挤压机。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方法步骤d经挤压机处理之后得到的聚合物熔体转化成固体粒状,这样就可存放,和需要时这种固体聚合物可再熔融进行纺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从喷丝板喷孔出来的单根或多根丝通过一个冷却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单丝/多根丝在离开喷丝孔后通过位于冷却室前面的一个附加热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冷却室前面用热空气或惰性气体雾化区代替附加热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熔体管线温度下测定进入纺丝头之前的熔体粘度,其范围为150~10,000Pa.s。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羧酸酰胺用作为凝胶和/或熔融助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是羧酸酰胺采用ε-已内酰胺。
16.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极性凝胶和/或熔融助剂对预聚体的重量百分比为1~25%。
17.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有机二异氰酸酯采用未封端的和/或封端的二异氰酸酯。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是有机二异氰酸酯采用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19.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聚合二醇采用聚醚二醇和/或聚酯二醇,其摩尔质量为1,000~3,000g/mol,摩尔质量比Mw/Mn<2.0。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聚四氢呋喃。
21.根据权利要求1~9中至少一项的方法,其特征是此扩链剂采用选自下列一组化合物中的一种化合物,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脂肪族和/或芳基脂族羟基胺化合物,脂肪族和/或芳基脂族和/或芳族二胺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弗沙工业设备公司,未经卡尔弗沙工业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30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