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韧密封件和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93505.7 | 申请日: | 199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格尔茨·盖格;迪特尔·胡斯马恩;迪迪埃·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F16J15/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韧 密封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水平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两壳体部分之间的、特别是用于电器中的柔韧密封件和其制造方法。
大家从DE-OS3937190中已经知道了用于采用两部分组合壳体电器的密封。大家所熟悉的电器包括一个用于车辆制动系统自动闭锁保护(ABS/ABSR)的控制电子件,并且安装在发动机舱范围内。电器安装之后,壳体应长时间密封,保护在其里面的敏感的电路元件以免受到潮湿和腐蚀性杂质的损害。对于一个车辆,比如说,喷溅水、盐雾、灰尘或者其它在控制电子件安装场地可能出现的化学剂会产生损害作用。一般来说,大家所熟悉的密封件是由弹性体制作的模制密封件或者冲压密封件,密封件安装到壳体部分上。
本发明的优点
按照本发明的柔韧密封件具有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涂覆到壳体部分之间至少一个预定的密封面上,而且在壳体部分合缝时,该密封材料在壳体部分之间被夹紧,其特征是,该密封材料由丁基橡胶组成,在向密封面涂覆时丁基橡胶是可加热的。这样的柔韧密封件显示出其独有的优越性,在壳体部分合缝时,密封材料可以嵌入到合缝面的粗糙孔内,因此,可以使壳体部分有弹性的和很密封的连接。同大家所熟悉的弹性体密封件相比,按照本发明的密封件没有用于模制件的工具费用或者没有由板材冲压密封件产生的冲压废料。
与其它塑性涂覆材料、例如硅树脂或者丙烯酸酯不同的是,这种按照本发明的密封材料不需要完全硬化,因为在涂覆密封之后丁基橡胶立即冷却。而且这种按照本发明的密封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不会释放出在采用大家所熟悉方法时所产生的化学分解产品,如醋酸、甲醇、胺或者单体丙烯酸脂,这样,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都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在清除时也可以不污染环境,因为在壳体部分回收时,在金属熔炼中丁基橡胶作为碳氢化合物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添加矿物填料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改善密封材料的塑性特性和可加工性。
在上述柔韧密封件中,密封材料可以是构成压扁的圆形密封圈的焊道状圈。对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密封材料可以放入车辆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部分之间。
本发明的柔韧密封件可以按照如下的有利方法进行制造:借助于一个柱塞泵和一个附加连接的齿轮泵把密封材料输送到一个可加热的涂覆喷嘴中;涂覆喷嘴借助于一个可自由编程的轨迹控制装置沿着预定的密封面进行涂覆;在密封材料冷却之后壳体部分相互结合在一起,在这里密封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将加热的丁基橡胶密封材料简单地涂覆到密封面上,而且在密封材料几秒钟冷却之后,就能获得两部分壳体间塑性和密封的连接。
在上述的制备柔韧密封件的方法中,密封材料在涂覆喷嘴中可以加热到130℃至170℃的温度。对于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密封材料可以放入车辆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部分之间。
附图
借助于图介绍了按照本发明的柔韧密封件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在密封面上有焊道状丁基橡胶密封材料的电器壳体的俯视图和图2示出了涂覆密封材料的剖面。
实施例的说明
在图1中,壳体部分1作为电器壳体的组成部分示出,在这里,这个壳体部分1也可以是可通过电器控制的机械结构的组成部分。比如说,壳体可以包括一个安装在车辆发动机体上的发动机控制电子件。丁基橡胶密封材料3位于密封面2上,密封面2与第二部分、在这里没有示出的壳体相结合。
在这里,添加有矿物填料的丁基橡胶密封材料3是通过一个可加热的涂覆喷嘴由一个柱塞泵和一个附加连接的齿轮泵涂覆到密封面2上面。柱塞泵、齿轮泵和涂覆喷嘴是传统的轨迹控制加工设备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没有示出。采用自由编程的轨迹控制,那些复杂的、比如说拐弯的密封面不仅二维的,而且三维的也能制造。在这里,密封材料在涂覆几秒中之后就冷却了,这样,壳体部分在这之后可以立即相互接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材料3还具有塑性特性。在图2中示出了密封材料3在密封面2上涂覆之后不久的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3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