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形涂层粘接制品无效
申请号: | 96193506.5 | 申请日: | 199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82496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0 |
发明(设计)人: | 道格拉斯·M·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尔商用表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10 | 分类号: | G09F3/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 涂层 制品 | ||
本发明背景和概述
无衬标签由于不污染环境和使用方便而日益流行。但是,由于尚未成功开发出可印刷不粘材料,因此在生产全功能传热无衬标签方面还存在巨大困难。按照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传热无衬标签,为此,不是使用可印刷不粘材料,而是现有传热涂层照样露出在外而不加改变,并把粘胶和不粘材料布置成形成全功能标签,同时不妨碍传热功能。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传热基材的卷材制成传热无衬标签的方法,该卷材包括其上有传热涂层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该方法可在Webtron 1600之类印刷机或其他现有设备上一次性实现;包括下列步骤:(a)以第一方向移动卷材;在以第一方向移动卷材的同时,(b)把相间距的不粘材料图案沿第一方向施加到第一面上并覆盖第一面的不到50%。以及(c)把相间距的粘胶图案沿第一方向与不粘材料的图案对齐地施加到第二面上并覆盖第二面的不到50%。该方法还可包括下列步骤:在卷材上形成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打孔线而沿第一方向清楚区分开各标签。该卷材可为至少两个标签宽,此时,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在粘胶和不粘材料的图案处把该卷材切开成一张标签宽的标签卷材的步骤。该标签卷材或各卷材最好卷成卷,尽管也可切开或撕开成一张张标签或包括若干张标签的标签条,每一标签条最好为一张标签宽。
在步骤(b)和(c)之前还可包括用墨水在第一面上印上定位标记(例如使用现有苯胺印刷技术)的步骤。该墨水(最好为深色墨)可由传感器或操作员识别而便于正确定位而施加不粘材料图案和/或打打孔线。
步骤(b)和(c)一般用来沿着各标签第一方向伸展的边施加呈连续条形的图案而使不粘材料图案稍宽于粘胶图案。步骤(b)可用来把UV可固化硅酮不粘材料施加到连续条长上,此时还包括用紫外线固化硅酮不粘材料的步骤(d)(紧接在步骤(b)后)。步骤(c)可在步骤(d)后施加热熔永久粘胶。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衬标签,包括下列部件:
一具有第一和第二面的标签材料基片,每一面包括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边。覆盖在整个第一面上的传热材料涂层。沿第一面的第一和第二边伸展的第一和第二不粘材料图案。第一和第二不粘材料图案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边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宽度。以及沿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边、与第一和第二不粘材料图案对齐地伸展的第一和第二粘胶图案,第一和第二粘胶图案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边的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三和第四宽度,第三和第四宽度分别不过分大于第一和第二宽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和第四宽度分别小于第一和第二宽度,第一和第二宽度一般相等,而第三和第四宽度一般也相等。不粘材料和粘胶都可呈连续条形;不粘材料的优选材料为UV可固化硅酮,而粘胶的优选材料为热熔永久粘胶。
无衬标签上还可有印刷在第一面上的墨水定位标记以便在施加不粘材料和/或打孔时正确定位。该无衬标签可与许多同样的标签组合,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边的打孔线清楚区分开各标签。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传热无衬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从下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述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这一目的和其他目的。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简示出本发明传热无衬标签制作方法的各步骤;
图2为本发明传热无衬标签的剖面图,为看得清楚起见,各部件的厚度大大夸张;
图3为本发明传热无衬标签卷材的俯视立体图。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用来制作本发明传热无衬标签11(见图2和3)的一卷传热基材10。该卷基材最好为Consolidated#598之类市面上有售的传热基材。这类基材包括(见图2)具有第一面13和第二面14的标签材料基片(例如纸),整个第一面13上覆盖有传热涂层15。
卷材16从基材10以第一方向17展开。如果为了进行本发明的后面步骤须使用定位标记,则卷材16首先在第一工段18用墨水印刷而在第一面13上(在传热涂层15上)形成定位标记。这些定位标记在图2和3中用标号19表示。工段18最好为苯胺印刷工段,最好用深色墨印刷定位标记19以便于其后加工过程中被感知或由操作员识别。
在卷材16继续以方向17传送时,虽然并非必须、但最好如图1中工段20所示打孔。可用比方说申请日为1994年10月6日的分案申请Serial No.08/231,025(Attomey Docket263-1238,9456)所示打孔刃和技术形成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打孔线(见图3中标号21)。打孔线的强弱可按照顾客要求调节,各打孔线21在方向17上之间的距离也可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尔商用表格有限公司,未经穆尔商用表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3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