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托盘装运机无效
申请号: | 96193813.7 | 申请日: | 1996-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837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03 |
发明(设计)人: | 埃瓦尔德·约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肯特鲁克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6 | 分类号: | B62B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托盘 装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托盘装运机,其具有竖直机架和一对从机架伸出的水平升降叉件,借助含在托盘装运机中的起重机构,该叉件可与所述机架一同垂直移动。在与机架相反的各叉件自由端装备有与支承面相接触的支承轮。
这种设计用于提升并运送板箱式货物的托盘装运机通常装有液压操纵的起重机构。这种机构为易于操作的多用途结构,在货物相当重的情况下同样如此。
然而,该结构确实具有某些缺点。例如,很难使其阀门和联接件在任意长时间内保持完全密封状态。因此,漏油现象时有发生,而这是相当有害的,尤其是在“整洁”的环境中使用托盘装运机时,例如在象满铺地毯及类似敏感表面上操作时。为了降低弄脏或甚至损坏支承面的风险,可以通过确保对托盘装运机的升降机构液压传动装置经常维护来防止漏油。然而,总是进行大范围的维护需要并非微不足道的花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托盘装运机中的纯机械式升降机构,借助该机构可完全消除上面所提出的问题,而同时对于给定尺寸的托盘装运机,可提供比液压升降机构改进的传动比,使货物能够得到更快且更高效地处理。本发明装置的特征性能将通过所附权利要求给出。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托盘装运机的垂直剖视图,所示为装运机处于其低端位置时;
图2为类似的视图,但所示为托盘装运机处于已提升的位置;
图3是升降机构局部较大比例的垂直剖视图;以及
图4显示了升降机构较大比例的分解透视图。
托盘装运机包含有竖直机架部分1和一对从机架上伸出的水平升降叉件2。在托盘装运机背后有一对较大的支承与转向轮3,而在其前面,在叉件的前端有一对较小的支承轮4。
在后部支承与转向轮3之间安装有垂直空心圆筒5。在该圆筒内部,设置有齿条6用于被升高和降低,且机架部分1被支承在伸出圆筒5之外的齿条上端。一对横向拉杆8伸在机架1和围绕空心圆筒5的定位轴承7之间。
在附图的图示中,齿条6被构制成筒状。从齿条6下面的固定物9的较低点,一条缆绳、钢丝、链条10或类似物穿过齿条经第一滑轮11和第二滑轮12伸到双臂摇臂13的一端。牵引杆15延伸在摇臂13的另一端与其上装有支承轮4的铰接臂14之间。牵引杆15与铰接臂14在枢轴16处相连,铰接臂14可转动地安装在枢轴17上,枢轴16与枢轴17稍间隔开,为的是当牵引杆15上施加有拉力时可形成转矩。
此外,托盘装运机具有杠杆18和其上带有手动控制装置20的操纵手柄19,通过上述装置并借助贯穿杠杆18的操纵杆21可操纵升降机构。这种结构将在下面更详尽地加以说明。杠杆18与杆状齿轮22相连,该齿轮22与齿条6啮合。
起重机构的操作方式如下。当沿箭头23所示方向向下摇动杠杆18时,参见图2,杆状齿轮22驱动齿条6向上稍伸出圆筒5,于是迫使机架部分1和升降叉件2加入这种向上的移动。由于滑轮11和12与机架部分1一同运动,故对钢丝10等物施加拉力,促使摇臂13沿箭头24的方向摇摆。于是产生拉力,以箭头25的方向作用于牵引杆15,结果使铰接臂14向下转动,从而使支承轮4紧靠在托盘装运机所在的支承面26上。由于上述提升运动,升降叉件的前端将参与托盘装运机其余部分的提升运动。
下面参照图4对升降机构的功能做更详尽的说明。杠杆18具有一对角板27,借助该角板杠杆18可绕杆状齿轮22自由转动。如图所见,在杆状齿轮22的近端,紧固地连接有自由轮28,制动衬片29环绕于该自由轮上。制动衬片29与角板27相连,从而使其可随该板摆动。借助偏心零件30,制动衬片29箍紧自由轮。一调节螺栓31用于调节制动衬片29的箍紧力。
自由轮28的操作方式如下。当杠杆18当下摇动时,其摇摆动作经角板27、摩擦衬29和自由轮28传递,而自由轮28则随后推动齿轮22反时针方向转动,如图4中所见,迫使齿条6向上运动,伸出空心圆筒5之外。当杠杆18返回运动时,自由轮28在齿轮22上自由转动。
杆状齿轮22的相反端支承着一个紧固相连的棘轮32,该棘轮与楔形挡块33啮合,后者安装在转轴34上,转轴34受弹簧35的偏压将挡楔33转到其阻挡位置,与棘轮32相啮合。当杠杆18做上述返回动作时,棘轮32将阻止杆状齿轮22参与该动作而使齿条6再降低。
手动控制装置20借助操纵杆21与连杆36相连,该连杆36与偏心零件30安装在同一个枢轴37上。此外,连杆36通过柔性互连装置38与转轴3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肯特鲁克股份公司,未经肯特鲁克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3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睾酮的经皮给药治疗系统
- 下一篇:采用多相催化剂氧化烃、醇或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