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地面蜂窝网络原则的非同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6194055.7 | 申请日: | 1996-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M·L·尼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陈景峻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地面 蜂窝 网络 原则 同步卫星 移动 通信 系统 | ||
1.一种用于非同步卫星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将卫星通信系统与基于陆地的蜂窝通信系统结合,所述基于陆地的蜂窝通信系统被划分成区域,每个区域分配一个无线资源,包括:
蜂窝系统控制装置,将所述蜂窝系统中每个移动站分配到一个特定区域并生成这种分配的一个记录,其特征在于,每个移动站周期性地更新它在系统中的位置;
卫星系统控制装置,跟踪所述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的位置及移动,将所述基于陆地蜂窝通信系统的一些特定区域分配给每个卫星,生成这种分配的一个记录,并且周期性地将一个特定区域的覆盖从一个卫星向另一个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系统使用面向区域的频率分配;以及
管理控制装置,用所述区域的所述卫星分配记录映射所述移动站的区域分配记录,以便执行由于移动站和卫星的移动而带来的切换。
2.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频率复用模式为所述区域分配特定频率。
3.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区域被分配特定的一组时隙。
4.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区域被分配特定的一组扩频码。
5.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控制装置将所述卫星系统控制装置链接于基于陆地的蜂窝设备和协议,以便执行由于卫星和移动站的移动带来的移动功能、切换和位置管理。
6.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移动站在呼叫建立时更新它在所述蜂窝系统中记录并存储的位置。
7.一个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包括:
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发送和接收多个信号的卫星,其特征在于,在一段预定时间内为每个卫星分配一个确定的覆盖区,而且包括多个陆地地球站,通过馈送链路与所述卫星通信;
基于陆地的蜂窝通信系统;
多个移动站,彼此能够通信并与其它使用蜂窝系统或卫星系统的通信站通信;
控制装置,由于卫星的移动,基于所述的覆盖区分配将覆盖区从一个卫星切换到另一个,其特征在于,使用来自所述基于陆地蜂窝通信系统的设备和协议执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系统使用面向区域的频率分配。
8.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的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频率复用模式对所述覆盖区域分配特定频率。
9.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的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处于环绕地球的中高轨道上。
10.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的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移动站在呼叫建立时更新它在所述蜂窝系统中记录并存储的位置。
11.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的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移动站周期性地更新它在所述蜂窝系统中记录并存储的位置。
12.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的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每个所述覆盖区域分配特定一组时隙。
13.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的卫星/蜂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每个所述覆盖区域分配特定一组扩频码。
14.一种在卫星/蜂窝通信系统中负责将小区从一个卫星切换到另一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每个卫星分配卫星/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
对所述卫星分配生成分配记录;
在卫星跟踪单元中确定何时小区需要进行切换;
对管理控制部分发小区需要切换的信令;
基于所述卫星分配记录确定哪个卫星和陆地地球站应该处理所述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系统使用面向区域的频率分配;以及
使用来自蜂窝通信系统的设备和协议将所述小区切换到所选择的卫星和陆地地球站。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频率复用模式对所述小区分配特定频率。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处于环绕地球的中高轨道上。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为工作在所述卫星/蜂窝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更新位置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40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