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棍球棒杆无效
申请号: | 96194679.2 | 申请日: | 199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9740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蒂莫西·皮尔逊;维基·莱瓦尼·皮尔逊;罗纳尔德·H·库尼萨基;科特·S·奥希诺米;瑞查德·J·卡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运动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9/14 | 分类号: | A63B5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峰,郑霞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棍球 | ||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曲棍球棒的杆,其由一种或多种复合材料制成,且尤其涉及一种曲棍球棒杆,其具有至少两处部分,而这些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内外尺寸及不同的外部形状。更进一步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粗糙外表面以便于把握曲棍球杆的曲棍球棒杆。
已有技术描述
在本领域中所公知的是曲棍球棒杆由诸如石墨及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这些已有技术的曲棍球棒杆中的一种是整个杆都具有同样的内部及外部尺寸。
在由复合材料所制成的另一种已有技术的曲棍球棒杆中,该杆至少具有两部分且这两部分具有不同的外部尺寸。这些杆是通过将树脂材料加到杆的把手部分来制成的,以增大把手的外部尺寸,而两部分的内部尺寸是相同的。
已有技术中的曲棍球棒杆具有平滑的外表面。这些平滑表面会造成杆在使用曲棍球棒的操作者手中滑动。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一种或多种复合材料制成的曲棍球棒杆,其中曲棍球棒由至少把手部分及铲夹持部分等两部分构成,这些部分具有不同的内外尺寸,而其中的铲夹持部分具有与曲棍球棒铲的插口尺寸相对应的内部尺寸,而把手部分的外部尺寸比铲夹持部分的外部尺寸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曲棍球棒杆,其把手部分的外部形状与铲夹持部分的外部形状是不相同的。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粗糙外表面以便使操作者能稳固地抓住杆的曲棍球棒杆。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一种或多种复合材料或由诸如铝或塑料等其他材料制成的曲棍球棒杆。该杆包含一中空的把手部分;一中空的铲夹持部分及一将把手部分与铲夹持部分相连接的过渡部分。把手部分、铲夹持部分及过渡部分是形成为一体的。把手部分的内外尺寸比铲夹持部分的内外尺寸小。把手部分的外部形状也与铲夹持部分的外部形状也可不同。此外曲棍球棒杆的中空把手部分具有粗糙的外表面。
本发明的曲棍球棒可根据我们与此同时递交的待审申请所描述的方法制成,其内容列入本文作为参考。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示出了用于制成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曲棍球棒杆的复合片材层的示意图;
图2a为其分解透视图;图2b为其分解截面图;及图2c为与图2b对应的非分解视图。
图3为形成在图2c的轧制层上的形成之外层的平面图;
图4为形成在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的轧制层的截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的平面视图。
图6a及6b为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的把手部分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的铲夹持部分的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的粗糙外表面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的粗糙外表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部分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曲棍球棒杆及曲棍球棒铲的透视图。
最佳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用于形成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曲棍球棒杆的复合材料层的示意图,而图2a-2c为用于形成曲棍球棒杆之叠层的分解图。每一层都由数片一种或多种的复合材料制成,而复合材料是通过将纤维带浸入树脂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有机、无机及/或多相纤维强化,并可是单向的或编织而成的。有机纤维包括但不限于由碳、硼、石墨所制成的纤维及诸如烯烃、尼龙和芳族聚酰胺等的聚合物。无机纤维包括但不限于由玻璃、金属铝及陶瓷制成的纤维。多相纤维包括但不限于由硼/钨、覆碳硼及碳化硅所制成的纤维。所用的特定复合材料将取决于所要制作的曲棍球杆的性能诸如挠曲、强度、耐久生、柔韧性、击点位置、扭矩、重量、震动缓冲、生产容易程度及成本等因素。其中可以使用的一种复合材料的实例是新港NCT-301。
层1是由其中具有单向纤维的一种复合材料制成。由一种单向复合材料制成的层3包含多个并排放置的平行四边形状的片3a、3b及3c,每片都沿其一边重叠在层1上。其材质与层3相同的层5是由多个平行四边形的片5a、5b及5c构成,它们的一边被设置在层1与层3间的重叠部分的大约点6的位置上,这样层5与层1及层3都重叠了。层7放置在层1上,是放在与放置层3及层5那边相反的一边上。层7由具有编织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层7通过其交叉编织的纤维强化曲棍球棒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运动技术公司,未经创新运动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4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行物品、尤其是具有中空框架的单排轮溜冰鞋
- 下一篇:双联皮带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