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网膜血管血压计无效
申请号: | 96194685.7 | 申请日: | 199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1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伯恩哈德·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恩哈德·洛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黄力行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血管 血压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网膜血管血压计。
背景技术
视网膜血管血压测定在医学上叫做眼睛的血压测量。这种血压测量是按不出血的方式进行的。根据一般公知的原理,外渗的组织压力连续升高这样长的时间,直至在超过舒张期或最低血压时由于血管壁弛缓血管断续塌陷并在超过收缩期或最大血压时血管保持持续关闭为止。这种视网膜血管血压测定法既费时间又费人力,因为进行这项工作迄今为止至少需要两个专业人员,其中一个人负责操作器械以改变眼内压力,而另一个人则通过间接的检眼镜观察眼底上的血管搏动。
专利文献FR1 035 662或EP0 327 693 A1公开了视网膜血管血压测定的实施装置,该装置包括压力产生装置,例如一种施加压力到一只被测眼睛上使眼内压上升的施压部件,以及压力测定装置。两份文献都要使用单独和特制的施压部件。这种施压部件作成近似于圆柱形。用一个裂隙灯,一个聚光系统和一个部分透光镜使光线穿过该施压部件,并设置了一个观察光学系统来进行检查。具有这种系统的器械是很昂贵的,并在用来检查眼睛时需要丰富的经验。此外,施压部件必须设计成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在角膜表面上的反光。其次,眼底的检查只能在施压部件与被检查眼睛的角膜旋转对称的凹面接触区进行,所以只能看到眼底的中心区,而不可能检查到视网膜周围。离眼睛的施压部件的表面是平的并有抗反射膜。这个表面必须符合照明和眼底观察所需的光学要求。在视网膜血管血压测定时通过施压部件施加的压力通过一个用一个薄膜关闭的孔在角膜的中心通过一种不可压缩流体作为压力传感器来进行测定的,所以施压部件也需要特殊的结构,即它一方面具有一个薄膜,而另一方面又具有一个密封关闭的空间来盛不可压缩流体。因此,这种压力测定装置在设计上和器械上都是十分复杂的。
专利文献DE42 35 079公开了一种检查眼睛特别是检查人眼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测量用探针,这种探针设置在一个戴在眼睛上的架子上或架子中。用一个超声波多普勒探针或一个激光探针可对眼睛的功能和状况进行可靠而又可重复的探测和测定。为此,需要探测人眼的血液流通,而眼底的检查和眼睛的加压问题在该文献中没有提到。
发明内容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器械和设计费用都尽可能少而又能可靠进行视网膜血管血压测定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
根据本发明,这一任务的技术解决方案这种用一个施压部件来将压力作用到一只被检查眼睛上并使眼内压上升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其施压部件由一个可戴在眼上并用来观察整个眼底的眼底接触镜构成,而且眼底接触镜离眼的端连接一个用来测定施加到眼底接触镜上的压力的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用一个在眼科医学界公知的眼底接触镜,该接触镜同时用于施加压力和作为使眼内压上升的施压部件,又作为检查整个眼底用,其中施加到眼底接触镜上的压力的测定装置与眼底接触镜离眼睛的一端连接。所以本发明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把包括视网膜周围的整个眼底的观察和检查功能以及施压部件的功能统一到眼底接触镜中,既不需要单独的观察光学系统,又不需要照明和单独设计的施压部件。此外,由于加到眼底接触镜上的压力的测定装置与眼底接触镜离眼睛的一端连接,所以在本发明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中,这种测定装置不妨碍借助于眼底接触镜来检查眼底。
因此借助于一个小巧和简单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就可在器械上以极简单的方式可靠进行视网膜血管血压测定。
由于本发明的视网膜血管血压计作用到眼上的压力是通过眼底接触镜加到位于下方的角膜内的,所以与某种施压部件比较起来,在施加压力时损伤视网膜的危险性是极小的,因为施加部件的凸模压力会导致巩膜和位于下方的视网膜扩张和拉平。因此,本发明的视网膜血压计也大大减少了使用过程中视网膜受伤的危险。
根据优选的结构型式,测定装置设置在眼底接触镜离眼睛的一端上,或者装在眼底接触镜离眼睛的一端中,因此加到眼睛上的压力可在眼底接触镜上直接测量和读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保留眼底接触镜戴在被检查眼睛上的那部分眼底接触镜的范围的现有结构不改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恩哈德·洛,未经伯恩哈德·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4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