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化妆棒产品无效
申请号: | 96195677.1 | 申请日: | 1996-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9147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W·R·贝格曼;R·T·穆斐;L·J·兰卡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彻什-威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7/00 | 分类号: | A61K7/00;A61K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化妆 产品 | ||
发明背景
许多固体止汗剂和(或)除臭剂组合物在化学的和化妆品的文献中已有叙述。这些组合物一般是乳胶棒或悬胶棒。乳胶棒含有经乳化混合到棒中的止汗剂成分的溶解物。虽然乳胶棒在一些方面是令人满意的,但易于不稳定,呈粘性,用后在皮肤上有可见残留。悬胶棒含有磨碎的止汗剂成分(在棒中悬浮)而没有用水或乳胶。尽管悬胶棒具有稳定性,但用后易于在皮肤上产生白垩状残留。
关于除臭剂的活性,碳酸氢钠因具有除臭性能而为人们所认识已经很久了,并被普遍用作家用除臭剂。如美国专利4,382,079中所公开的,普通碳酸氢钠粉末或搀滑石或其它填料的碳酸氢钠已被用作腋部除臭剂。其它描述含有碳酸氢盐除臭剂的化妆棒组合物的出版物还包括美国专利4,822,602和美国专利4,832,945。
然而,开发一种实际和有效的化妆棒形式的组合物(其既能除臭又能为消费者接受)显示了许多独特的因素。因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在水、酒精和其他溶剂中只有有限的溶解度,所以制备适合以化妆棒形式配药的组合物牵涉到许多加工上的障碍。除了有限的溶解度的问题之外,碳酸氢钠还经常与常规棒状组合物的其它成分不相容。另外,含有碳酸氢钠的化妆棒的尺寸稳定性,美的外观,以及在皮肤上的“感觉”等等,也仅仅是在制备低残留除臭化妆棒产品中遇到的少数几个困难。
最近的趋势是开发具有透光性能的化妆棒,即化妆棒在透光性能方面是半透明或者透明的,从而产生纯净可见的外观。
皂坯且含有碳酸氢钠(作为除臭成分)的化妆棒在外观上典型地不透明。U.S.4,440,742描述了含有碳酸氢钠的无水和水基的除臭化妆棒,其外观变化从不透明到透明由与其它成分组合时的碳酸氢钠和水的比例决定。
有些困难与含有以碳酸氢钠为除臭成分的水基质化妆棒产品的制备相联系。因此,透明性质没有长期的稳定性。硬度和柔滑性的可接受的程度不容易达到,另外在化妆棒用于皮肤表面时有不愉快的湿冷感。
开发消费者接受程度高的水基质除臭化妆棒产品有持续的利益。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妆棒产品,该产品是一种水基质的组合物,它具有除臭有效量的颗粒状碱金属碳酸氢盐成分。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碳酸氢盐的除臭化妆棒产品,该产品具有稳定的透明性,用在皮肤表面时有一种干爽感。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从接下来的描述与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描述
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除臭的化妆棒产品来达到的,本产品包括:(1)重量百分比约为0.1-8的碱金属碳酸氢盐成分,(2)重量百分比约为40-70的多元醇成分,(3)重量百分比约为1-8的亲水硅氧烷-多羟基化合物澄清剂-表面活性剂成分,(4)重量百分比约为2-8的C14-C22的脂肪酸盐成分,(5)重量百分比约为10-80的水;其中除臭棒产品的渗透值在大约2.0-8.0之间。
碱金属碳酸氢盐成分选自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及其混合物。碳酸氢盐以细小的颗粒形式分散在化妆棒粘性固体基质中。碳酸氢盐粒子的平均大小可以大约在10-150微米之间,典型粒子大小大约在20-100微米之间。碳酸氢盐也能以包胶颗粒的形式存在,如以合成生物聚合胶水解胶体为包衣。
当化妆棒用于腋下皮肤时,碳酸氢盐作为除臭活性组分起作用。碳酸氢盐成分通过吸收由排汗成分的细菌降解产生的副产物来抗恶臭。
本发明的化妆棒产品的透明度直接依赖于在化妆棒粘性基质中所溶解的和不溶解的碳酸氢盐的比例。当化妆棒的碳酸氢盐的的含量约为3%(重量)时,化妆棒半透明(在含水量大约为20-50%(重量)之间时)。随能够起澄清剂作用的其它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化妆棒在含水量大约为50-80%(重量)之间时基本上是透明的。
本文所使用术语″透明度″指具有半透明或者是透明的透光性质的本发明的化妆棒产品。
术语″透明″指这样的透明体,该物体有透光的性质并无可见散射,因此隔着该物体,目标是完全可见的。
术语“半透明”指部分透明的物体,物体接收和漫射光线,隔着该物体,目标不能被清楚地区别。
术语“不透明”指可见光不能通过的物体。不透明的物体缺乏任何透明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彻什-威特有限公司,未经彻什-威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5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