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式弹性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96198054.0 | 申请日: | 199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201505A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9 |
发明(设计)人: | 重浦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弹性 联轴器 | ||
1.一种可动齿轮式弹性联轴器,具备驱动轴(10)、固定在该驱动轴(10)上、具有经凸面加工的外齿部(3a)的齿轮(3)、具有与外齿部(3a)啮合的内齿部(5a)的套筒(5)、与该套筒的一端相连、具有内齿部(5a’)的套筒(5’)、具有与内齿部(5a’)啮合、经凸面加工的外齿部(3a’)的齿轮(3’)以及固定与该齿轮(3’)上的从动轴(10’),在驱动轴(10)、从动轴(10’)上有最大外力作用时,齿轮(3)、(3’)可在自由空间(b)、(b’)内相对套筒(5)、(5’)移动最大允许变位距离,将驱动力从上述驱动轴(10)传递到从动轴(10’)上,其特征在于构成套筒(5)(或套筒(5’))与齿轮(3)(或齿轮(3’)可在自由空间(c)(或自由空间(c’))内相对移动、同时、还具有用以约束套筒(5)(或套筒(5’))移动的可动挡块(8)(或可动挡块(8’)),为在驱动轴(10)(或从动轴(10’)上有比上述最大外力小的力作用时,齿轮(3)(或齿轮(3’))以比上述最大允许变位距离短的距离相对于套筒(5)(或套筒(5’))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套筒(5)(或套筒(5’))在自由空间(c)(或自由空间(c’))内相对齿轮(3)(或齿轮(3’))移动时、设于套筒)(5)(或套筒(5’))的端盖(6)(或端盖(6’))与设于齿轮(3)(或齿轮(3’))的防尘装置(4)(或防尘装置(4’))持续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从固定套筒(5)(或套筒(5’))的中心板(2)(或中心板(2’))隔开自由空间(c)(或自由空间(c’)、将可动挡块(8)(或可动挡块(8’))埋设在驱动轴(10)(或从动轴(10’))的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可动挡块(8)(或可动挡块(8’))具有保持在驱动轴(10)(或从动轴(10’))上的弹簧8B(或弹簧(8B’))以及其一端与弹簧(8B)(或弹簧(8B’))相接触、其另一端与中心板(2)(或中心板(2’))面对面的缓冲体(8A)(或缓冲体(8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将齿轮(3)(或小齿轮(3’))固定在驱动轴(10)(或从动轴(10’)上的螺母(11)(或螺母(11’))上设置、从中心板(2)(或中心板(2’))隔开自由空间(6)(或自由空间(6’))的固定挡块(1)(或固定挡块(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可动挡块(8)(或可动挡块(8’))用至少可被压缩从最大允许变位距离中减去自由空间(c)(或自由空间(c’)的沿驱动轴(10)(或从动轴(10’))的轴向长度后的距离的弹性体构成。
7.一种可动齿轮式弹性联轴器,具备驱动轴(10)、固定在驱动轴(10)上、具有经凸面加工的外齿部(3a)的齿轮(3)、具有与外齿部(3a)啮合的内齿部(5a)的套筒(5),与该套筒(5)的一端相连、具有内齿部(5a’)的套筒(5’)、具有与内齿部(5a’)啮合、经凸面加工的外齿部(3a’)的齿轮(3’)的从动轴(10’),在驱动轴(10)、从动轴(10’)上有最大外力作用时、齿轮(3)、(3’)可在自由空间(b)、(b’)中相对套筒(5)、(5’)移动最大允许变位的距离,将驱动力从驱动轴(10)传递到从动轴(10’)上,其特征在于构成套筒(5)与齿轮(3)可在自由空间(c)中相对自由移动、同时具有为在上述驱动轴(10)上有较上述最大外力小的力作用时,上述齿轮(3)相对上述套筒(5)以比上述最大允许变位距离短的距离移动,约束上述套筒(5)移动的可动挡块(8),以及构成套筒(5’)与齿轮(3’)可在自由空间(c’)内对自由移动、同时具有为在上述从动轴(10’)上有较上述最大外力小的力作用时,使上述小齿轮(3’)相对于上述套筒(5’)移动较上述最大允许变位距离短的距离、约束套筒(5’)移动的可动挡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80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